YEXP

YEXP

广东禁毒“重臣”马伟灵违纪被查 陆丰多名官员落马或涉扫毒

来源:互联网

在今年年初广东汕尾陆丰市博社村扫毒引起全国关注后,陆丰乃至汕尾的公安系统、政界已有多位官员落马。

广东省纪委昨日深夜发布消息称,据广东省纪委有关负责人证实,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政委(汕尾市原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马伟灵,因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51岁的马伟灵是广东潮阳人,1987年从中山大学法律专业毕业后就进入广东省公安厅工作。曾担任过广东省办公厅办公室副主任、法制处处长等职。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12月,马伟灵被任命为我国派驻海地第二期防暴队的政委,任最高指挥官,这是我国首次由一省公安单独组建的防暴队。

2009年12月,马伟灵升任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政委,进入到厅级领导干部行列。5个月后,马伟灵被委以重任,到汕尾接替因严重违纪落马的许俊民担任汕尾市公安局局长。历任汕尾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汕尾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等职务,自2013年6月调回广东省公安厅任职至今。

汕尾辖内陆丰市涉毒问题由来已久,1999年和2011年两次“戴帽”,被国家禁毒委列为涉毒重点整治地区。近三年,陆丰冰毒占全国份额已超过三分之一。

其中,陆丰境内“三甲”地区的甲西镇博社村是涉毒严重的“第一大村”。该村占地面积0.54平方公里,周长3300米,全村1700多户,人口14000多人。近几年,村内制贩毒犯罪成恶性蔓延态势,统计数据显示,3年来,该村在全国公安查缉的涉毒案件中所占比例逐年增长,从14%发展到目前已超过40%。调查统计,村内有两成以上家庭直接或参股从事制贩毒。

作为省厅禁毒局政委,马伟灵当初被派往汕尾任职时,曾被寄予厚望。就在马伟灵上任后两个月,汕尾警方向“三甲”地区开战,誓摘“毒帽”。不过,直到去年6月马伟灵调回省厅,三甲地区的“毒情”也没有得到扭转。

面对这种局面, 去年12月29日凌晨,由广东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长李春生任总指挥,广东警方出动公安、武警、边防等3000余警力发动“雷霆扫毒汕尾行动”,对汕尾陆丰涉毒严重的“第一大村”博社村开展“清剿”行动,一举摧毁以为陆丰籍大毒枭为首的18个特大制贩毒犯罪团伙,抓获网络成员182名,捣毁制毒工场77个和1个炸药制造窝点,缴获冰毒2.9吨,制毒原料23吨。

在扫毒风暴过后,陆丰乃至汕尾多位官员落马。今年3月,时任汕尾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的陈宇铿因涉嫌严重违纪问题被立案调查。4月26日,汕尾市政府官网发布消息:经汕尾市纪委有关负责人证实,经汕尾市委批准,汕尾市纪委对汕尾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陈俊鹏严重违纪问题立案调查。而陈俊鹏、陈宇铿此前都曾担任过陆丰市公安局局长职务。

就在马伟灵被调查消息披露的同时,广东省纪委网站公布:据省纪委有关负责人证实,中山市地税局局长(陆丰市原市委书记)杨来发涉嫌严重违纪问题,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1967年出生的杨来发曾担任过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办公室副主任、机关服务中心主任职务。2007年5月由省局派赴汕尾,担任汕尾市地税局局长职务。2009年9月后历任汕尾陆丰市市长、市委书记职务,至去年6月离任。

任职期间,陆丰曾经发生过广为关注的“乌坎事件”、以及“假身份证经商并怀疑拥有192套房产”的原陆丰市公安局党委委员赵海滨“房爷”事件。

此外,2012年9月,汕尾市委常委、汕尾市政法委书记陈增新因严重违纪落马。陈增新在2006年6月到2011年8月任陆丰市委书记,2011年8月到2012年8月任汕尾市政法委书记,成为陆丰和汕尾毒枭、黑社会最大的保护伞。

面对扫毒不力的局面, 2013年6月,广东省委决定调整汕尾和陆丰领导班子。其中,时任潮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的杨志明调任汕尾市副市长兼市公安局局长,原汕尾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马伟灵调任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政委,汕尾市政法委书记郑佳兼任陆丰市委书记,免去杨来发陆丰市委书记职务。

马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