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各地现“天价大葱” 十块钱只能买两根

来源:互联网

要问今年农产品中的哪个品种率先坐上大涨大跌的价格“过山车”,非大葱莫属。去年同期30多斤才卖到2000块,每斤才合几分钱的大葱,自今年春节过后一路攀上1斤5、6块的价格高峰,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显示,进入2月中旬后,大葱价格开始迅速上涨,仅3月7日全国大葱价格就同比 上涨了53.1%。“天价大葱”牵动着消费者神经,不少消费者抱怨“十多块钱只能买两颗葱”。

记者了解到,当前大葱的高价是气候、种植规模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气候的转暖和种植规模的扩大,“天价大葱”不会困扰市民太长时间。

多地大葱价格创近年来新高

北京:北京菜市场上的葱已经涨到了六块,而超市里更是卖到了七块多。据记者了解,北京各大蔬菜批发市场的大葱批发价格也达到了每斤四元以上。

郑州:在超市和菜市场,鲜葱售价为3.98-4.98元/斤,干葱2.5-3元/斤。据郑州一农贸市场常年批发大葱的周先生说,去年同期大葱的批发价四五毛一斤,五一前,一度跌到三毛多一斤,“直到去年年底,鲜葱最高才卖到1.1元/斤,但过完年,价格就上来了。”如今鲜葱批发价涨到3元/斤,干葱则是1.8元/斤。“今年的葱价是近5年来最高的。”周先生说,2007年有段时间批发价高达3.3元/斤,此后便没有这么高了。

重庆: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重庆的大葱零售价已经涨到了9元/公斤左右,而普通鲜蛋仅在5~7元/公斤左右。“今年大葱价格是近3年来最高的。”做了21年大葱批发生意的老板董泽碧告诉记者,重庆市场上的大葱主要来自山东、河南、四川等地,价格上涨主要是天气影响导致产量降低。如今,一公斤四川大葱的最低收购价已涨到了3元多,去掉残叶和泥土就要损耗一半多,批发价卖一公斤8元也赚不了多少。

市民表示生活压力大

“一斤六块,这哪是卖葱啊?”家住昌平的市民廖女士不禁抱怨道。前一天,廖女士在市场上花11块多钱买了两棵葱,当时还以为自己买亏了,随后才发现市场上的葱已经涨到了六块,而超市里更是卖到了七块多。而据记者了解,北京各大蔬菜批发市场的大葱批发价格也达到了每斤四元以上,而去年同期,每车三十多吨的大葱才卖2000块钱,每斤才合几分钱。

“去年我们那儿到处都是卖不出去的葱,堆得哪儿都是,跟小山似的。”山东安丘的农户鲁广平告诉记者,那时候大葱价格实在太低,“卖不卖都没啥区别”,甚至连愿意囤葱的人都没有。今年很多农户都转种别的作物,大葱的种植面积少了很多;加上天气寒冷,北方大葱迟迟不能供应,而南方大葱进货价就比北方的高出一倍左右,葱价就这么高了起来。尽管如此,由于产量降低和运费提高,农民收益远没有想像的高。

在商家们眼中,大葱的高价难以长期持续。新发地市场的菜商郭成认为,随着天气的转暖和种植的扩大,大葱的高价很快会得到缓解。“天气转暖之后,北方的大葱陆续上市,市场供应就有保证了。”

大葱的涨跌并非个案,几年以来,不少农产品都走上了“过山车”似的涨跌之路。“现在葱价高,农民种葱的积极性就强,葱一年又不止收一次,到时候种的多了,价格自然就下来了。依我看,问题反而在于怎么防止葱价"一跌到底",再一次进入这种恶性循环。”鲁广平认为,政府如能加强监控,及时提供信息,这种大跌大涨完全可以避免。“现在我们就像没头的苍蝇,种多少都要凭感觉,结果总是赚一年赔一年。”

评论:当物价下滑遭遇十元两根“天价葱

国内高企的物价指数终于得到遏制,自去年7月份以来开始进入明显下行通道,2012年2月份国内CPI更是创23个月以来新低。然而,在物价指数回落的大趋势下,部分商品却逆势而行,近来北京地区发现的10元两根的“天价葱”显得十分乍眼。天价葱的出现虽然仅属个例,但背后透露出的问题值得关注。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2%,创23个月以来新低,同时终结了持续24个月的负利率状况,被称为是自2010年下半年宏观调控以来,物价调控的一个标志性的节点。物价指数进入下行通道,终于让高企的CPI不在偷走人们的“幸福感”,不过,数字上的变化仍不能让人掉以轻心,毕竟,尽管物价水平回落,但依然偏高。而且市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物价水平随时面临反弹的可能,天价葱的出现即给人们提了一个醒。

一方面,当前物价形势依然严峻,CPI水平回落但并不表示没有压力,随时有反弹可能,更何况物价总水平仍没有跌入3%以内的通胀警戒线以内。而物价形势有出现新的变化,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国内下游物价开始下降,而上、中游物价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而出现反弹。特别是一些大宗商品和粮食价格上涨势头比较明显。随着时间推移,物价上行的影响将会显现,可能会导致物价指数的再次反弹,因此,期待国内货币政策大幅放宽较不现实。

另一方面,天价葱的出现再次折射出部分农副产品暴涨暴跌的问题。而今年大葱之所以高价,除了受到天气影响之外,之前葱价偏低,种植减少也有一定关系。农产品价格屡走过山车,反映了当前农业生产问题依然突出。而生产信息滞后造成农副产品供给失衡是导致价格异常波动的主要原因。种还是不种,种什么,农民因缺少信息决策导致种什么完全凭个人感觉,有时也会盲目跟风,这不仅造成了大量农业资源的浪费,也使国家宏观调控被牵了鼻子。

天价葱还能“葱动”多久?

“今年大葱价格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货源紧缺。”重庆一农贸批发市场的大葱批发户龙秀英介绍说。

据大葱种植专家陈光星分析称,出现大葱供不应求的原因,一是由于遭遇2010年大葱价格下跌,2011年不少农户都减少了种植面积,二是受2011年冬储大葱价格低的影响,去冬今春农户冬储大葱的数量也大量减少,不少农户去年收获时就急着卖掉了鲜葱。

青岛一批发市场蔬菜部经理张德胜称,前年冬天,青岛本地很多菜贩囤了不少大葱,准备开春卖个好价,谁知囤的数量过多,春天时反而卖不上价,所以去年冬天,很少有菜贩囤大葱,导致今年入春大葱货源急剧减少。

山东安丘的农户鲁广平告诉记者,去年大葱价格实在太低,“卖不卖都没啥区别”,甚至连愿意囤葱的人都没有。今年很多农户都转种别的作物,大葱的种植面积少了很多;加上天气寒冷,北方大葱迟迟不能供应,而南方大葱进货价就比北方的高出一倍左右,葱价就这么高了起来。

预计 未来一个月天气转暖

在商家们眼中,大葱的高价难以长期持续。北京新发地市场的菜商郭成认为,随着天气的转暖和种植的扩大,大葱的高价很快会得到缓解。“天气转暖之后,北方的大葱陆续上市,市场供应就有保证了。”

“估计等上半个月左右,气温回暖了,大葱货源增加,大葱的价格会适当走低的。”张德胜说。

农产品何时走出“大涨大跌”怪圈

天津宝坻区大钟庄镇一位农户告诉记者,2011年春天,他家冬储的大葱根本卖不上价钱造成亏本,最后忍痛当垃圾扔掉了。所以去冬今春,他们家和其他农户基本上没有冬储大葱。看到当前大葱如此好的卖价,他们都非常后悔当时没有留一部分大葱。一位农户困惑地说,去年大葱被贱卖,自己没赚钱;今春大葱卖高价理应可以赚钱,但也因为手里没货而干着急没钱赚,啥时才可以看准这个市场呢?

陈光星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政府部门发布大葱种植信息,造成农户们盲目跟风种植。这就好比撞大运,撞对了就赚点儿钱,一旦撞错了,只有自己认倒霉。陈光星介绍,现在全国大葱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河南及东北地区,但每年这些地区种植面积究竟有多大没人知道。如果有一个全国性的当年大葱种植面积的准确信息,农户们就可以根据当年情况,合理安排种植面积。这样既可以避免价低伤农,更可以避免面积减少,价格上涨让市民多花钱。他说,至今弄不明白,发布这样一个信息究竟难在哪里?啥时能给农户们一个较为准确的信息呢?

(综合北京晨报、财讯网)

天价大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