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回顾德国二战后历经的多次难民潮

来源:互联网

回顾历史,德国曾在战争后出现了多次移民潮,其中不乏由于战乱等因素制造的难民危机,移民问题是谈及德国社会发展轨迹绕不开的议题。

19世纪初到一战之前,德国的移民状况以外迁为主,这段时间里有超过500万德国人移民美国,大多外出移民者做好与家乡永别的打算,甚至还有些人带着家乡土壤一起上路用于日后自己埋葬他乡。随着经济发展,东欧和南欧的移民开始进入德国,补充了劳动力短缺,到二战结束之后,对劳动力的需求令德国从移民迁出国转变为迁入国。

二战之后,西德容纳了许多来自苏联、东欧和东南欧的战争难民,甚至不乏东德人。主张向全球自由开放的西德,吸纳这部分难民被认为是难民的天然权利。

随着战后重建的展开,德国在内的一些西欧国家都面临劳动力极度缺乏的问题,纷纷成立专门组织引进外国劳工,而鉴于当时东德人被禁止进入西德,西德开始广泛从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等国招募外国劳动力。据统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入西德的外国劳动力约为1500万。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避难者开始进入德国。1986年之后的4年里,约有38万人向西德寻求庇护,其中多数来自伊朗、黎巴嫩。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冷战结束、东西德统一,大量流离在中东欧地区拥有德国血统的德国人开始以每年数十万人的速度回归德国。这些回迁移民的很大一部分都已经疏离了德国语言、文化和社会,成为了“陌生的德国人”。这些后来者与那些几十年前就已迁入德国、适应德国文化,但身上并不流有德国血统的外国移民形成巨大反差,也造就了德国移民结构中的尴尬局面。

除了德国血统的回归,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移民潮还受到另一股力量的支配,那就是东欧剧变和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区域动荡所导致的政治避难者和战争难民大量进入。1990~1992年,约有90万难民进入德国,多数来自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或土耳其。1992年的避难者申请数一度高达43万,而当年进入欧共体(即欧盟前身)的难民总数也不过55万人。相比之下,今年前7个月,已有34万难民进入欧洲,成为二战后最大难民潮。

从二战后到2005年新的移民法诞生之前的半个世纪时间里,德国人口构成中外国人口所占比例从1%上升到接近9%。应该说,外国移民在德国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中为德国注入了不可忽视的生命力,德国经济的繁荣也增加了对外来移民的容纳力。但是,随着欧洲整体经济下滑,不断涌入的叙利亚难民还是让欧洲左右为难。

德国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