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罢选者”饶毅

来源:互联网

如果不是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博客上撰文声称,“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关注中科院院士增补工作的进程。但是,该博文一出,立刻将院士增补工作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8月17日,中科院网站公布了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其中,145位科技工作者入围。而按照中科院院士增补工作的要求,其中将选出不超过60人成为2011年新晋院士。

不过,在海归著名学者、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双料头衔下,饶毅却在首轮筛选过程中“意外”落选。

落选的原因究竟为何?是否因饶毅此前多次撰文,甚至抨击现行的科研经费分配机制?或因不同派别的争夺?昨天,网络上关于其落选原因的猜测铺天盖地。而经过《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多方采访,也揭开了面纱一角。

饶毅其人

在同事眼中,饶毅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工作也很勤奋。不过,因为在国外生活和工作了很长时间,对中国的情况不了解。

“他平时看到什么就说什么,不过这里不是国外,这还需要他慢慢适应。”他的一位同事在对本报记者评价饶毅本人时说。

这位曾被认为是新时期归国潮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并与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郭永怀的回国相提并论的神经生物学家已经身披无数光环: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

而早在回国之前,他已经担任美国西北大学Elsa Swanson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神经发育的分子机理和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担任多个国际学术杂志编委。在斯坦福、哈佛、麻省理工学院、东京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做学术报告。

1996年起,饶毅兼中国科学院研究员,1999年协助推动建立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2002年协助建立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2004年起兼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2007年9月全职回国。

而公众对他更为熟悉的,则是他大胆、犀利的言论。2004年,在饶毅回国之前,他就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撰文,对中国政府的中长期科技规划表示关心,并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的批评和建议。

2010年,饶毅与同为海归实力派的清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生物物理学家施一公联合为《科学》杂志撰文,讨论中国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并且明确提出保持20%高速增长的科研经费,并没有对中国的科学和研究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现有体制甚至阻碍中国创新能力的增长。

此次落选,外界猜测与其对现有体制批评有直接关系。在其“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博文中,饶毅特意注明该文写于2011年3月5日,8月17日添加日期。

饶毅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说:“我该传达的意思都已经传达得很清楚了,我想说的都在我的几篇博客中,为什么答应参选,为什么今后不再成为候选人,这些博客内容是一脉相承的。不想再另外说明。”

至于为何早在3月已经写好博文,而8月17日才对外发出,饶毅解释说:“我总要等到别人公布结果后才发吧,其实我早就预计到了这样的结果,在3月就已经想好了。”至于为何落选,他给出耐人寻味的回答,“任何学生物的人都会知道原因。”

在发布该博文的前2天,也就是8月15日,饶毅仍在发文抨击目前科学界的浮躁,甚至对院士评价,也为外界捅破了一层“窗户纸”。

其中提到,“中国生命科学这二十年的基本情况:国外做过博士、博士后,回国立即做正教授,再做一两篇Nature、Science、Cell,或者几篇同领域最好杂志的论文,就可以做院士。科学程度一般(不是所有人)到此为止。”

“也就是说,在国际优秀大学晋升副教授的时期,在中国可以做院士。而中国做了院士以后,各种事情又多起来,做科学的时间减少。如此造成中国比较好的科研人员的科学活跃期结束比较早。”

该文甚至强调,“如果中国的科学,至少生命科学,只以做到美国好大学的副教授为学术退休的标杆,那么,虽然中国科学有非常优秀的人、认真工作的人,但因为目标比较低,往更高、更深发展的非常少。”

不过,多位中科院院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能够提前知道筛选结果并不困难,这并不是绝密信息。只要参与筛选的人员都可以了解到这一结果,不过,对于所有人来说,了解情况很容易,但是想要影响到筛选工作甚至是结果,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是,作为一名参选者,宣布今后不再参选的原因究竟出在哪里?是否仅是其本人直率、敢言的性格所致?

评选背后

对于饶毅的落选,中科院院士何祚庥认为,谁该当选院士,谁不该当选院士,大家见仁见智,虽然评选院士有一定标准,是基本公道的,但大家会有不同看法,并不像考试分数高低那样简单。具体看谁对科学贡献大,这个评判的标准本身就很复杂,每个人的尺度不一样。

与饶毅同为海归,并被称作“双子星”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对这一结果也感到很意外。

方舟子亦发表评论称,“我觉得饶毅居然第一轮就被刷下来,纯属侮辱人。连肖传国当年都进入了院士选举第二轮。”

一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院士表示,增补中科院院士的工作需要经过好几轮筛选,不到最后一步,很难预测谁被筛掉了。

“存在作弊的说法是乱讲,目前的评选工作比较公平、透明,有很多曾经从事科研,此后经商的人员想要进入,最后的结果都是被筛掉了。各个学部都有一批资深专家进行监督。”上述人士说。

另一位院士坦陈,既然是评选,很难保证不会有一定的倾向,不过这也很正常。

“这种倾向既包括客观因素,也包括主观因素。也就是说,评选的专家组对各个领域的了解程度不同。而在主观方面,如果某一领域内专家组成员多了,就会更为倾向本领域的候选人,投票的投向也会有所倾斜。”一位中科院院士说。

饶毅博客发文后,一些网友甚至评价饶毅落选是中国院士的悲哀,认为他放弃了美国国籍,为人坦荡,学术贡献大过很多中科院院士。

一位对饶毅了解较多的生命科学领域泰斗级专家认为,在中科院院士增补过程中,一定会兼顾各个学科的平衡问题。也就是说,在同一学术领域,往往只会选择1到2个人。即使是在一届增补过程中,有多个在同一领域研究非常突出的专家,原则上也会在其中进一步进行比较。

“不过为了平衡各个领域,也存在某领域在一届增补过程中,候选人水平和研究不是很突出,但是,因为在这个行业里没有其他的竞争对手,最终也会被选上去。这样一来,不同领域的人员间的对比过程,就存在了一定的差异。”该人士说。

在他看来,饶毅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成就很突出,但在此次增补过程中,并不是没有竞争对手。“他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同被称作‘双子星’的施一公,相比而言,清华生命科学院近年来科研做得还不错,同行同领域的研究相比都上去了,可能还要领先一点。”

对于饶毅本人,该人士认为,他还年轻,对于这一事件需要冷静对待。

饶毅发在“科学网”上的博文

鉴于推崇中国科学院前身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学方面代表性科学家林可胜等、敬佩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如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等、尊重50年代以来在国内艰苦环境中坚持做好科学研究的院士、感谢其学部委员(特别是冯德培、邹岗等)在80年代对我的支持和现有院士近年在我回国工作后多方面的支持,我于2011年初接受推荐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表达了尊重和感谢后,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

(2011年3月5日写 2011年8月17日添加日期)

饶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