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习近平承诺的对非10亿元粮食援助紧急到什么程度:埃塞820万人缺粮,有婴幼儿吃不上鸡蛋

来源:互联网

正当各国代表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会议上就发达国家2020年前每年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1000亿美元气候援助资金舌战不休之时,中国以一套切实详细的方案启动了对非洲国家的新一轮发展援助。

国家主席习近平4日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开幕式上致辞表示,中国将在未来3年同非方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提供总额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十大计划涉及领域包括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金融、绿色发展、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减贫惠民、公共卫生、人文、和平与安全。

从十大计划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到,农业现代化、绿色发展、减贫惠民、公共卫生这四方面的计划都将直接帮助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挑战。

习近平还表示,中方高度关注非洲多个国家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致粮食歉收,将向受灾国家提供10亿元人民币的紧急粮食援助。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习近平访非前夕赴东非国家埃塞俄比亚,探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在当地的援助项目。记者发现,气候变化已对该国部分地区民众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援助已经无法等待谈判桌上的讨价还价,而是必须采取中国这样的迅速行动。

婴幼儿辅食:鸡蛋成珍稀品

11月底前往门左伽姆比村(Menzo Gumbi)是艰难的。通往这个埃塞俄比亚南方各族州(SNNPR)三库拉县(Sankura)村庄的道路,是一条土路。目前正值这个国家的旱季,路面土层缺乏水分,前方汽车卷起的尘土使得后车的可视距离不足十米。

门左伽姆比村人们的生活同样艰难。《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来到此处时,卫生站的推广员索菲亚正在向一群妇女传授制作婴儿辅食的方法。她们把豆子、谷物和胡萝卜碾磨成粉,在地上放一个炉子,生起火来,将食物粉末掺水熬熟成糊。

索菲亚说,这种适合6个月到两岁儿童食用的辅食,3/4为谷物,剩下是豆类,可添加加白菜、胡萝卜,有条件的还可以加点鸡蛋,以提供蛋白质。当地卫生工作者入户家访时,往往会先了解村民家里以哪类主食为主,看情况配给一些豆类和谷物。

门左伽姆比村两岁以下幼儿的辅食以谷类、豆类磨成的粉熬的糊为主

本报记者看到,事实上当地村民很少养鸡,因为无法提供鸡所需的饲料,干旱的土地里也很少有鸡能吃的虫子。餐馆里一份鸡肉主菜的价格是牛羊肉的3倍。而当地的牛、驴也基本吃草,瘦骨嶙峋,因为豆类等含蛋白质作物人吃都不够。

这个卫生站服务的附近村民有3777人,包括5岁以下的孩子491人。索菲亚在这儿执行16个营养、卫生方面的项目,其中涉及孩子的包括提供补铁剂等营养剂,为他们建立保健卡,提供体重、身高等参考数据,让父母参照判断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本报记者看到, 卫生站里配备了加拿大等国生产的叶酸片、维生素E软胶囊等营养补助剂。

据三库拉县卫生官员介绍,埃塞俄比亚在全国针对婴幼儿营养保健助推的有两个项目,一个是针对两个月以内新生儿的综合类保健、疾病预防项目,包括肺炎、疟疾等常见疾病,还提供补铁剂等营养剂;另一个则是针对两岁以下儿童的营养检测,就身高、体重指标建立档案,以及时发现营养状况不良的孩子,并对父母给予指导。

索菲亚这天还接待了几个婴儿的父母亲。本报记者看到,她把一个两个月大的男婴放入一个悬挂起来的塑料盆里,用简易的装置称了一下,对婴儿的父母说,孩子的身高、体重属于中等发育水平,说明这个目前全靠母乳喂养的孩子营养状况还可以。她还给了妈妈一些营养方面的建议。

索非亚判断,这个两个月大的男婴发育属中等水平

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埃塞俄比亚在14年前结束内战以来,一直政局稳定,从而得以在发达国家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帮助下,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婴幼儿营养、健康管理体系。但眼下,这个号称“东非水塔”的国家,其婴幼儿乃至全国人口的1/5,却面临在明年春天断粮之虞。这一切都是因为今年出现了30年一遇的干旱。

15万美元让六千人用上洁净水

在南方各族州哈拉巴县(Halaba)的沃勒格巴库克村(Wolegeba-Kuke)取水点,本报记者看到,上午10时左右,附近的人们赶着驮了水箱的毛驴,沿着尘土飞扬的道路前来接水。接水点附近有一条水位极低的浑浊河流,一些孩子和男人在其中洗澡。

洁净水很珍贵,当地很多人仍然在浑浊的河中洗澡

哈拉巴县共有35万人,包括79个村和5个城镇。该县属于埃塞俄比亚的旱灾高发地区之一,饮用水严重缺乏。之前人们从浑浊的河流中取水,易受水源性疾病的侵袭。而孩子们为自己的家庭长途跋涉去取水,往往每次要花4小时左右,也影响了学校的出勤率。

2014年,埃塞俄比亚政府和联合国儿基会合作,投资共15万美元,在沃勒格巴库克村一带修建了一套供水系统:在约3公里外打井至250米深的地下,用水泵将水抽至地面高处的储水罐,再通过管道输送至沃勒格巴库克村和另两个取水点。在每个取水点,管理员向村民收取每桶1比尔(埃塞俄比亚货币,约合人民币0.3元)的水费。沃勒格巴库克村取水点每天供应约600桶水,每户村民每天最多可接4桶。这种经过过滤处理后输送到取水点的地下水是可以直饮的。

村民排队接水,每桶1比尔

据当地官员介绍,售水所得的收入主要用于这一供水系统的运转与维护,例如购买柴油发电供水泵运行,水管和水龙头的维修更换等。

由于取水费时费钱,因此村民并非每天前来取水。而洗澡洗衣用水,一些村民仍使用免费的浑浊河水。有限的地下水量也导致无法敞开供应——水泵每秒钟只抽取约10升水。靠着这6个水龙头,沃勒格巴库克村取水点大约能保证附近6个村五六千人的生活用水。最远的村民,是从两公里外前来取水的。但附近仍有4个村的村民没有洁净的水源。

本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容量为一万升的玻璃钢水罐安装在距地面约5米高处。水泵每天运行1.5个小时,将地下水抽到水罐里,然后借助势能,通过管道流至3个取水点。

这个一万升的水罐为五六千人提供了清洁的饮用水

南方各民族州的干旱地区大多处于东非大裂谷,为火山岩地质,必须打井至数百米深才有地下水。在非洲,外资石油公司往往为当地打井,这既是自身生产生活所需,也是一种公益行为。但南方各民族州尚未发现油气资源,因此有能力打井的石油公司并不涉足到此,这也是当地水井增长缓慢的原因。

哈拉巴县的缺水地区共有2个泵站(两口井)、9个取水点为缺水地区的村民供水。其中联合国儿基会在沃勒格巴库克村所处的供水系统中援助了5万美元,主要用于管道铺设和2个取水点的修建。当地几位官员对记者表示,洁净水工程实施后,当地村民的水源性疾病减少了,学校的出勤率也提高了,希望能有更多的国际资金援助当地打井。

2015年是有记录以来厄尔尼诺现象最严重的年份,这导致埃塞俄比亚的雨季(6~9月)降水偏少,影响了11月开始的农作物收成,而牧区缺少雨水也使得家畜患病和死亡的比例上升、牛奶产量下降。据当地政府统计,目前埃塞俄比亚有820万人需要粮食援助,35万儿童患急性营养不良。明年上半年,需要粮食援助的人将达到约2000万人。国际社会已对这个国家施以援手,据报道,中国承建的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铁路11月20日已提前通车,首趟列车穿越近800公里,将3000多吨粮食从吉布提运至埃塞。

参与此次考察的一位中资企业董事长目睹了当地民众极度缺乏生活用水的现状后表示,将出资在哈拉巴县打井。他说:“15万美元就能改善这么多人的生活,让他们获得清洁的饮用水,这个钱值得花。”

埃塞粮食危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