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女人:第二性?

来源:互联网

《第二性》至今仍被奉为女权主义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法国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瓦在《第二性》中写下的这句话,不断促使人们反思女性的“第二性”身份。1949年,此作在法国出版,一时成为西方知识女性的必备读物。60余年,时间并未抚平波伏瓦提出的巨大问号,至今,它仍被奉为女权主义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

尽管上世纪70年代以来,《第二性》已有译自英文的中文译本,但直至最近,第一本由法文直接翻译的全译本《第二性》方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细腻流畅、条理清楚、组织严密、尤其是章节段落条分缕析”,译者郑克鲁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说,这是他翻译法文原版时,对波伏瓦语言的最大感受。

“只要还存在男女不平等,《第二性》就不会过时。”国内知名家庭社会学家李银河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女人并非为其所是”

“历史上,所有关于女性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规范都是社会构建出来的,而不是天生的。比如19世纪的欧洲,女性必须穿裙子留长发,中国也是如此。但现在,这一系列的规范都产生了很大变化。”李银河如此理解波伏瓦的经典理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这一理念,正是贯穿《第二性》上下两卷的核心观点。

第一卷《事实与神话》中,波伏瓦俯瞰从原始社会到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漫长历程中,女性处境、地位和权力演变以及有关女性的种种神话。通过锐利、扼要、逻辑清晰的语句,她展示了女性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沦为男性的附属,成为男权社会的“第二性”的。

波伏瓦以不胜枚举的例子剖析这一构建过程,比如,她写道:在打扮过的女人身上,自然虽然在场,但被意中人的意愿俘虏了,按照男人的欲望被重新塑造了。波伏瓦这样解释女性之所以会处于依附于男人的“第二性”:“男人拥有的经济特权,他们的社会价值、婚姻的威望,得到一个男人支持的益处,这一切鼓励女人热烈地取悦男人。她们整体还处于附庸地位。因此,女人并非为其所是,而是作为男人所确定的那样认识自己和做出选择。”

在波伏瓦看来,女性是作为被男人凝视的对象而存在的。她们因追求更多的社会资源而内化了男人的要求。一旦女人追求自我,她将付出很大代价,因为这种自由受阻于整个社会。

第二卷《实际体验》,则是波伏瓦对女性自身体验秋毫毕现的描述。她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笔触描绘了女人在出生、青春期、恋爱、结婚、生育到衰老各个阶段,以及在农妇、女工、妓女、明星与知识分子各个阶层的真实处境。其中,现代女性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和艰难选择,虽带着当时社会环境的烙印,却至今依然有直击人心的力量。

“情况比那时更糟糕”

波伏瓦希望,“这本书有朝一日会过时”。1967年,她在接受加拿大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我写《第二性》的时候,抱着一个热切的希望,希望女性状况即将产生深刻的变化。这也是我在书中最后所说:希望这本书有朝一日会过时。”她深深明白,只有《第二性》过时,才是《第二性》真正的圆满。

波伏瓦曾为改变女性状况开出处方:第一,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只有经济地位的变化才能带来精神的、社会的、文化上处境的改善;第二,只有女性的自身意识发生根本改变,才可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遗憾的是,1967年的波伏瓦显然没有看到成功的端倪,她说:“不幸的是,这本书根本没有过时。对于今天的女性来说,情况一点都不好,我甚至认为情况比我写《第二性》时还要糟糕。”

“只要还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第二性》就不会过时。”李银河说。她甚至认为,现在因女生求学时的竞争优势,而提出“男成为了第二性”等的说法,“相当矫情”。“主要的经济、政治、文化资源还是掌握在男人手中。这个社会还是一个阳盛阴衰的男权社会。”而这,似乎对应了60多年前波伏瓦的激烈言辞:“历史总是属于男性的:人们为此提出的任何理由,我们都觉得不充分。”

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复旦-密歇根大学社会性别研究所所长王政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也持有相同看法。在他看来,何时能改变男女不平等的状况,“没法预测。要看我们当代人如何努力。历史是当代人各种力量相互较量、磋商、妥协得到的结果。”

全球化与消费的陷阱

“波伏瓦之后,女权主义研究著作浩如烟海。相比之前以西方白人女性为主体的研究力量,70年代以后的研究已拓展到以各个人群为对象,加入种族、国籍、年龄等各个维度。各种族的女权主义研究者也开始关注自己所在的阶层。”王政告诉本报,如印度女权主义者莫汉迪写的《在西方的注视下》(Under The Western Eyes),就从第三世界妇女的角度出发,批判西方以白人行权主义为中心的女权运动。“这篇文章对西方白人女权主义有很大触动。”

王政是国际知名的女权主义学者,也是第一个将“gender/社会性别”理论译介到中国的学者。在她看来,“社会性别”是女权主义理论的核心,“现在的女权主义研究的是一种权力关系和等级制度。”她介绍说,“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抽象的男人和女人,他们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网络节点中。”而“社会性别”远超“男女平等”(sex equality)所包含的意蕴,囊括阶级、种族、性倾向、年龄等因素综合作用与性别造成的不平等。

近年来,全球化、资本化浪潮亦成为当代女性研究的重要时代底色。“当全球化带来资本的自由流动,第三世界国家的有色人种妇女就成了被掠夺的对象,她们处于全球等级制度的下端。”

同时,消费主义的盛行也遮蔽了许多两性不平等的现象。王政举例说,现在中国的城市年轻女性,大都是独生女,能够得到父母的全部资源,能够如愿上学、消费、工作。“尤其消费的自由,让女性误以为得到了全部自由。其实,这又恰恰落入了资本化和男权霸权的陷阱,主流社会用‘女人味’牵制女性的身体自由,促使女性打扮,实际上阻碍了她们获得更高的社会位置。”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中展现的有“女人味”的女性,都是城市精英或中产阶层女性,“而处于弱势地位、与男性从事相同体力劳动的女性则‘失踪’了。”

第二性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