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泉州港改名风波持续发酵

来源:互联网

“泉州港改名的事,百姓被伤到了。我本无意介入,但不忍历史改写。”昨晚,一位福建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3月31日,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发布公告称,自2012年4月1日起,福建省行政区划内原湄洲湾港的四个港区(肖厝港区、斗尾港区、秀屿港区、东吴港区)、泉州港的三个港区(泉州湾港区、深沪湾港区、围头湾港区)以及莆田港的兴化湾港区,合并组成湄洲湾港。原泉州市港口管理局、莆田市港口管理局及其相关机构相应并入福建省湄洲湾港口管理局。

这意味着,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有可能从此“隐姓埋名”。这迅速引起泉州百姓和关注泉州港人士的反弹。

整合三港做大做强

据福建省交通运输厅介绍,此决定是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第87次省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湄洲湾港口管理体制一体化改革方案的批复》(闽政文〔2012〕第108号)作出的。

该交通厅表示,此举标志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错位发展的沿海三大港口格局正式形成。而按照该交通厅设想,中部湄洲湾港协调发展大宗散货和内贸集装箱运输,力争在“十二五”末建成2亿吨的主枢纽港;北部福州港协调发展集装箱和大宗散杂货运输,目标锁定为国际航运枢纽港;南部厦门港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大宗散杂货为辅,全力推动建设成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按照该交通厅计划,到今年底,上述三大港口将全部跻身亿吨港行列;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的三大港口群。

“客观讲,整合做大做强,统一两市八大港区的港政、航政管理权可以理解。但合并后叫‘福建省泉州港港口管理局’而不是叫‘福建省湄洲湾港口管理局’可以吗?”上述这位福建人士说。

天使投资人薛蛮子近日也发微博称,“如果是湄州湾港并入泉州港,可以扬名,借泉州的品牌嘛。摘了自己的牌子,我就完全蒙了!”记者注意到,这一微博被网友转发了上万次。

在厦泉商建议暂缓

7日,泉州港改名风波升级,厦门市泉州商会和厦门市侨乡促进会联合发文给福建省交通运输厅,表达在厦泉商和华侨对泉州港更名的高度关注。

本报得到了这份题为《关于泉州港更名为“湄洲湾港”一事我们的建议》文件。该文件认为,这一决定有悖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有悖于厦漳泉同城化,有悖于2000多万泉州人的意愿,也有悖于泉州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渊源。

“整合资源、合并管理我们是赞成的,但为什么不叫泉州港,而要叫湄洲湾港?理由何在?”该文件建议福建省交通厅“暂缓执行这一公告,多倾听各方意见,多尊重民意,少折腾,不折腾,在各方工作协调成功并达成共识后再行实施。”

据记者了解,针对各方的质疑,泉州市常务副市长尤猛军日前表示,“泉州港将继续保留,并力争做大做强”,“湄洲湾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涉及港口、航道的管理体制,不影响港口的名称、地位和作用”。

就福建省港口整合事宜,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洪振挺近日表示,湄洲湾是世界上优秀的深水良港,能进超大吨位的轮船,早在孙中山写的《建国方略》里就已经有所阐述并给出建设意见。囿于诸种历史因素,导致两个港口各属莆田市与泉州市管辖,形成“一湾两制”尴尬局面,成为湄洲湾整体发展障碍。为此,福建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湄洲湾港口体制一体化,组建湄洲湾港口管理局,统一整个港区名称、机构、规划、建设、管理、引航、服务等各项工作。

“改名为湄洲湾港的利只是为了平衡莆田与泉州人之间的情感。”洪振挺认为,但更名的弊端也很明显,从历史及文化角度看,泉州港名气遍布全球。正是这座港口造就了泉州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造就了这座千年文化古城,促成了整座城市多元的文化。洪振挺认为,整合后,如果保留泉州港这一名称,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应、品牌效应是难以估量的。

泉州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