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导读===
股民:失眠 游资疯狂扫货 股民涨停买入两天没睡
券商:错估 现价13元目标价56元 攀钢钒钛真值那么多?
律师:索赔 律师称投资者亏损可向银河证券索赔
===本文阅读===
◎攀钢钒钛:游资疯狂扫货 股民涨停买入两天没睡
对于上周五疯狂买入攀钢钒钛的投资者来说,这个周末无疑过得有点忐忑不安,因为在银河证券就攀钢钒钛188元的“卫星”研报发布澄清致歉公告后,本周一攀钢钒钛的股价走势是个巨大的未知数。涨了或许皆大欢喜,但跌了或将引发一连串的问题。
机构溜号,游资疯狂扫货
据分析,上周五攀钢钒钛成交量达到2.3亿股,换手率7.24%,30.08亿元的成交金额为上市以来新高,其中有超过15亿元是于涨停价买入的。而从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来看,在攀钢钒钛涨停、券商高喊188元目标价的背后,却是机构联手溜号,游资接盘的滑稽一幕。卖出前五位中,有三席均被机构席位占据,而风格彪悍的浙系游资则全盘通收。具体来看,买入前两位营业部财通证券绍兴人民中路和中信金通杭州延安路的花费都超过亿元,分别达到1.61亿元和1.35亿元,此外西南证券重庆惠工路、中信建投武汉市中北路和西藏同信上海东方路合计买入金额也有1.67亿元,龙虎榜前5位游资合计的4.63亿元占成交金额的15.3%。卖出方面,卖出席位上有3家机构席位,合计卖出1.56亿元,另外两家营业部合计卖出1.66亿元。
涨停买入,股民两天没睡
这个周末,股民在股吧里就这次事件及攀钢钒钛的股价走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股民称“涨停板追的2万股000629啊,两天没睡了,等着开盘,我晕!”
一股民给银河证券分析师王国平送上了“2011年最牛忽悠哥”的封号,“把12.22元的攀钢钒钛000629忽悠成188元,赵本山哭了……”、“王国平将188元又忽悠成56.12元,理由是将一个原本该放到分母上的百分比放到了分子上,导致结果相差巨大;下一次再将一个原本该放到分子上的百分比放到了分母上,导致结果相差巨大,又忽悠成5.61元……”
此外,此次研报事件也引起微博网友热议。有网友惊叹这样的研报“居然内审通过了”,也有业内人士从专业角度分析,认为其犯了对比对象不当的错误。不过相当一部分网友都是抱着娱乐的心态看待此事,“认真你就输了,”有网友笑言。
一旦下跌,亏损谁来买单
在攀钢钒钛30亿元成交金额的背后,有着无数的大户、中户、散户加入其中,接下来如果攀钢钒钛股价能持续走高,或将皆大欢喜,毕竟参与者每人都捞了一把。如果相反,在消息澄清之后,如市场预期改变了股价走势,导致投资者亏损,由此造成的亏损将如何处理?无疑,这是摆在投资者、券商、监管机构面前的一道大难题,毕竟这还是证券市场头一回。
上周五,攀钢钒钛已经收出向“188元”进发的第一个涨停,后面是否会继续坚定向前,股价走势到底如何?对此,南京一家证券业内人士昨分析说,尽管攀钢钒钛的基本面不错,但短期股价还是会维持在一定的区间。正常情况下,在消息澄清之后,周一攀钢钒钛的股价应该会有所回调,但也不至于跌停。不过业内也有不同的意见认为,上周五疯狂买入的游资应该不会善罢甘休,会抓住这波题材进行一番炒作,未来股价有着一定的想象空间。 (扬子晚报 徐建华)
◎现价13元目标价56元 攀钢钒钛真值那么多?
据《证券时报》报道, 现价仅13元左右的股票,被分析师定出了188元的目标价。
近日,银河证券分析师王国平发布报告《攀钢钒钛(000629):股价被严重低估》,给出攀钢钒钛的股价目标为188元。攀钢钒钛上周五午后拉升至涨停,以13.44元收盘。正当市场为之哗然之时,7月15日下午,银河证券发布致歉声明,称该报告中出现数据计算错误。但修正后的报告对攀钢估价仍达到56元。
按银河证券修改后的报告,56元估值的主要逻辑不变,即以三大矿山的“股价/每股资源价值”作为未来标杆进行估价。该分析师指出,攀钢“股价/每股资源价值”明显落后于其他矿石类上市公司,即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及金岭矿业(000655),通过资源储量47.21亿吨及资源吨盈利336.9元算出资源总价值,然后又算出每股资源价值,进而以“股价/每股资源价值”这一指标与上述四家公司的对比,得出56元这个价格。
“拿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来比较,不太合适。”一位不愿具名的钢铁行业分析师称,三大矿山对铁矿石有定价权,而且他们控制的矿石结构也不同,管理效率很高。“这样估值容易陷入简单化。”
记者查阅了大量券商近期对攀钢的报告,这些报告里,给攀钢的目标价在市价一倍以上的都很少。比如,申银万国认为, 按目前市面上唯一可比公司金岭矿业2012年的PE15,公司相较于金岭矿业20%的溢价,合理估值应在15.66元。(广州日报)
◎攀钢钢钒股价遭研报“放卫星” 律师称投资者亏损可向银河证券索赔
在天价榨菜、天价阿胶之后,又有券商出了“雷人”研报:近日,银河证券分析师王国平发布报告《攀钢钒钛:股价被严重低估》,对目前股价徘徊在13元的攀钢钒钛给出了188元的目标价位。
一石激起千层浪。上周五(7月15日),攀钢钢钒股价迅速拉升至涨停,以13.44元收盘。
而正当市场哗然之时,当日下午,银河证券发布致歉声明,称因数据计算错误,将一个原本该放到分母上的百分比放到了分子上,导致上述报告结果相差很大。不过,从修正后的报告来看,虽然对攀钢钢钒估值有所下调,但仍然高达56元/股。
随后,攀钢钒钛宣布因为银河证券发布的关于公司的报告内容需核实,本周一开市起停牌。
“一切看公告。”对此,昨日,攀钢钒钛董秘办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道,其同时称公司应该将于周一晚间出澄清公告并于周二复牌。
不过,截至昨晚十时,攀钢钢钒仍未披露澄清公告并通知复牌。
机构借机狂卖
银河证券:否认有猫腻
深交所7月15日交易龙虎榜显示,当日攀钢钢钒成交量达到2.3亿股,同时成交金额也迅速放大至30.08亿元。买盘中江浙游资出手彪悍,财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绍兴人民中路证券营业部和中信金通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延安路证券营业部分别买入约1.61亿元和1.35亿元。
另值得关注的是,在卖盘前五名中,有3席为机构专用席位,卖出金额合计高达1.56亿元。
事实上,日前已有不少声音质疑银河证券此举有制造利好帮助个别机构出货之嫌。不过,对此,在7月15日发布的致歉公告中,银河证券专门表示:“经过内部核查,截至报告发布日,本年度我公司自营和资产管理业务并未买卖、持有攀钢钒钛股票,也没有提前将该报告提供给任何机构或个人。”
此外,据悉,在“雷人”研报曝光后,研报作者王国平在接受采访时否认其中存在什么猫腻,称这仅是一个个人的失误。
大量资金追涨
律师:投资者若亏损可以索赔
在上周五攀钢钒钛30亿元成交金额的背后,是大批投资者的追涨。据悉,当日,攀钢钢钒在不到40分钟内即封住涨停,且封单一度超过1亿股,有超过15亿元的资金是在涨停价买入的。
因此,从上周末到本周一,攀钢钒钛的股价在开盘后是继续高歌前进还是反转下跌成为让那些追涨的股民们“揪心”的问题。更有不少投资者发问,如果消息澄清后,攀钢钢钒股价下跌造成投资亏损,银河证券是否需要承担赔偿的责任?
对此,本报记者昨日也咨询了北京知名证券法律专家杨兆全律师。“?该公司的行为明显违反了证券法。”杨兆全表示,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禁止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证券业协会、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证券交易活动中作出虚假陈述或者信息误导。各种传播媒介传播证券市场信息必须真实、客观,禁止误导。
“该公司出具报告,其估值与真实股价之间存在十倍以上的差距,这种不寻常的情况本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并进行仔细核对。但是,该公司没有尽到职业所要求的谨慎义务,致使出现重大错误。该公司的行为具有法律上的重大过错。该过错行为对投资者形成了重大的误导。”因此,杨兆全认为,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该公司的行为属于对投资者的侵权行为,应该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不过,他也同时指出,如果该错误纯粹是工作失误,银河证券只应承担部分责任。因为受该报告误导的投资者并非有偿获得该信息,因此,公司的责任要较大幅度减轻。如果是故意出具错误报告,则应该向全体受害人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
此外,杨兆全建议监管单位介入调查这一事件,如果发现是由于利益关系而故意出现的错误,则可能存在操纵市场等其他更严重的违法行为。
分析师:皆看好攀钢钢钒
但估值分歧大
而与投资者与媒体讨论得“热火朝天”相比,券商分析师们对此事却多三缄其口。
翻阅银河证券修正后的报告可以发现,对攀钢钢钒的估值逻辑与前一份报告相比并未发生变化,即以三大矿山的“股价/每股资源价值”作为未来标杆,进行估价。王国平认为,攀钢“股价/每股资源价值”明显落后于其他矿石类上市公司,即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及金岭矿业(000655),通过资源储量47.21亿吨及资源吨盈利336.9元算出资源总价值,然后又算出每股资源价值,进而以“股价/每股资源价值”这一指标与上述四家公司的对比,得出56元这个价格。
不过,虽然相较188元/股,这个新估价已经大幅下调,但相比其他券商的股价,仍然高出不少。如申银万国日前发布的研报认为,按照目前市面上唯一可比公司金岭矿业2012年的PE15,同时考虑到攀钢钒钛拥有的钒钛资源及产品、以后后期资产持续注入和整合的预期,给予公司相较于金岭矿业20%的溢价,2012年PE18,攀钢钒钛的合理估值应该在15.66元。
此外,7月17日东兴证券在研报中给出的攀钢钢钒目标价位是22.10元。这是在综合考虑铁、钒、钛资源的折现率的基础上,得出攀钢钒钛的资源价值重估市值为1266亿,最终得出对应的股价。
“公司肯定是看好的。说白了,我们对公司的业绩判断更多的是从有色的方面来判断,而他们更多的是从钢铁方面来判断。所以从大的方面来说肯定的看好的,只不过角度和出发点等有所不同。”对于这种估值的差异,东兴证券有色金属行业首席分析师林阳昨日道,但对于其中的细节问题,其表示并不方便多谈。
昨日,本报记者也致电王国平,希望咨询修正后研报中的一些问题,但其手机一直无人接听。(证券日报 谢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