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助涨医药股的推手:大肠杆菌催化+估值优势

来源:互联网

个股点评

西南合成 | 鲁抗医药 | 江苏吴中 | 康恩贝

迪康药业 | 华北制药 | 浙江医药 | 华神集团

莱美药业 | 白云山A | 上海医药 | 联环药业

大肠杆菌肆虐欧洲 A股受益上市公司

(1)氯霉素注射液:江苏吴中(600200)、康恩贝(600572)、迪康药业(600466);

(2)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西南合成(000788)生成的硫酸阿米卡星指半合成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3)头孢类抗生素:

鲁抗医药(600789)生产的头孢拉啶等第二、三代青霉素,形成我国青霉素原料药到半合成产品最完整的一条生产链,生产水平跃入国际先进行列,其半合抗生产能力在亚洲也是首屈一指。

哈药集团(600664)其代表抗生素较高技术发展水平的头孢V、头孢VI、头孢噻肟钠等品种产量在全国位居第一。

华北制药(600812)是亚洲最大的半合抗生产基地。

浙江医药(600216)对原有头孢类原料药进行生产线进行技改和产能扩张。

(4)喹诺酮类:莱美药业(300006)、白云山A(000522)

(5)多粘菌素B:上海医药(601607):公司为今朝国内独一出产指南举荐药物"多粘菌素B打针剂"的上市公司;联环药业(600513)

(6)口服液:交大昂立(600530)

(中国证券报)

延伸阅读:

防御选择医药股:估值近历史底部

市场跌跌不休,投资者“目光”何处去?作为大消费概念之一,医药板块再次得到了可攻可守的封号。

上周以来,受市场大跌影响,医药板块的走势也并不尽如人意。不过,随着医药板块估值的不断下挫,在行情不景气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投资人关注医药板块,作为防御性的板块,医药行业几乎成为机构等大资金的最佳选择。

国元证券投资总监、首席理财顾问康洪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在目前的股指运行情况下,医药板块已经逐渐迎来了最好的建仓时刻。”

不断下探凸显估值优势

下探,已经成了医药指数上半年的主旋律。

3月下旬以来,医药板块的走势可以用震荡向下来描述。记者利用Wind数据进行统计,医药板块3月中旬以来,下跌幅度已经超过了11%。这一下跌幅度几乎与大盘指数的下跌幅度相当,同期大盘的下跌幅度达到了13.94%。

事实上,早在今年年初,受消息面影响,医药板块就已经有了调整的预期。业绩成为市场最为忧虑的因素:市场预期药品降价会降低企业利润,原材料价格暴涨吞噬企业利润,以及宏观经济不景气等等。忧虑情绪叠加造成了医药板块的下挫。

惨烈下跌,医药板块估值的优势已经越来越被注意到。申银万国证券的研究数据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A股市盈率为14倍,医药板块在22倍附近。记者注意到,随着A股连日来的萎靡与大跌,目前医药板块的估值已经下跌至25倍附近,龙头医药股也仅仅在30倍市盈率附近,板块估值接近历史底部。

康洪涛告诉记者:“医药板块目前应该是投资者偏好很深的热点之一,由于整体跟着大盘探底的过程不断下探,估值优势就逐渐明显,从相对防御的角度分析,预计下半年,业绩超预期拐点、行业的基本面拐点都很容易看见。”

中投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周锐也看好医药板块的估值优势。他表示,年后医药板块出现较大跌幅,板块估值已经回落到25 倍附近,接近历史低位,恒瑞、白药等一线股也仅30 倍出头,应该说现在是配置优质医药个股比较安全的时候了。

政策受惠期到来

上半年,医药板块有些不走运,政策频频与之较劲,这也是上半年医药板块表现较差的重要原因,而今,医药板块马上要迎来政策受惠期。

有消息称,近期《生物医药发展“十二五”规划》有望正式公布,与此同时,关于医药行业的利好政策细则也将相继出炉,这对于沉迷已久的医药行业无疑是重大转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医药行业规划出炉,将意味着板块进入政策受益旅程。

华宝兴业基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中长期都看好医药行业,认为虽然医药体制改革的具体进程目前还不确定,价格方面有可能发生调整,短期药品价格下降可能将压制医药股收益提升,但中长线仍然看好。“中国社会面临的一大深层次问题为人口问题,老龄化社会渐行渐近,且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曲线陡峭,对医药行业是个利好。”

操作策略

虽然板块可攻可守,但在选股方面,投资者依然存在顾虑。国元证券投资总监、首席理财顾问康洪涛建议投资者,在结合大盘指数运行的基础上,对医药股进行择优录取。“投资者可以选择业绩稳定的,下跌空间很小,成长性很强的个股。我们重点关注的个股包括:保健品的康美药业,生物制药的华兰生物,维生素的广济药业,基层需求释放的昆明制药以及海正药业等等,这些都是值得目前重点研究和关注的品种。”(华夏时报)

西南合成:收购北医医药 延伸产业链

西南合成日前公告拟向实际控制人北大国际医院集团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北京北医医药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将于12月27日召开股东会审议此议案。公司表示,此次收购不仅增加了新的利润点,延伸了产业链,减少关联交易,而且有利于现有医药制造业务产品结构的调整。

医药销售成新利润点

北医医药是以中成药、化学原料药、西药制剂、医疗器械等销售为主的专业医药销售及物流公司,是方正集团拥有的重要医药物流销售平台,目前已经成为以北京、河北、天津为中心的北方地区的药品物流配送中心,以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等地区为中心的国际高端检验试剂品牌综合代理商,下属全资子公司武汉叶开泰在武汉及周边地区医药高端市场有较为完善的销售网络,已成为武汉及周边地区三甲医院药品销售配送的主要供应商,占有武汉市医疗机构中成药约80%的市场份额。

目前北医医药销售网络在北京地区覆盖了50多家大型综合医院,在山东及东北地区覆盖了50多家大型医院和20多家二级代理商,在武汉地区覆盖了120多家医疗机构和150多家医药批发及连锁店,依靠“北医”品牌,公司在医药采购、招投标、政府事务等环节拥有一定的优势和资源。

今年前三季度北医医药的销售收入3.7亿元,净利润1275万元;根据相关盈利预测,此次并入西南合成后,每年西南合成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将分别增长40%、20%以上。

公司表示,西南合成一直以医药生产为主,但医药销售网络的规模却较小,也主要以销售自身产品为主,收购北医医药后,医药销售成为独立的业务,将成为医药制造之外另一个利润增长点,并使产业链得以延伸。届时西南合成将形成以重庆为药品生产基地,重庆、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区为主要销售平台的全国性架构。

产品结构转型高附加值

公司表示,此次收购的北医医药100%股权的价格为1.35亿元,单纯从资产大小而言,与西南合成16亿的总资产相比并不突出,但北医医药完善的医药销售网络对西南合成产业链所带来的潜在价值是巨大的,尤其是在促进西南合成医药生产与流通两大业务的协作和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是不能单纯用资产规模来衡量的。

据了解,西南合成的产品以原料药为主,原料药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80%,制剂只占15%左右,原料药的销售对象主要是成品药企业,产品毛利率低于制剂产品。

公司表示,未来西南合成的产品战略是以原料药为基础、以制剂为重点,即在巩固磺胺类和头孢类原料药优势的同时要积极发展附加值高、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医药制剂和成品药等产品,逐步提高制剂等产品的比重。因此要想发展制剂等产品,必须要有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医药网络,北医医药正好具备这样的条件,其完整的销售网络能够帮助制剂等产品顺利进入医疗机构和流通市场,此次收购完成后,制剂销售的规模将会逐年增加。

据了解,北大国际医院集团下属方正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依托北京大学医学部,主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为北大国际医院集团医药产业补充高附加值制剂及原料药品种,这对西南合成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提供了有利条件。

据了解,西南合成是方正集团医药板块的产业整合平台,本次收购北医医药后,方正集团医药生产和流通的核心业务已经基本注入进西南合成。(光大证券)

鲁抗医药:一季度略低预期,7-ACA价格有望触底反弹

投资要点

公司2011年4月27日发布一季度公告,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94亿元和0.44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0%和-7.95%,2011 年一季度实现EPS为0.07 元;

公司2011年一季度毛利率为16.97%,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99 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公司毛利率下降主要为目前外销7-ACA 价格一路走低所致,而下跌的主要因素在于前期7-ACA 库存过大,需求减少给生产企业订单带来较大影响;

从最近成都药交会上来看 7-ACA 价格已经跌到630 元/kg,该产品普遍成本也接近600 元/kg,而随着目前农产品(000061)价格以及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我们认为目前7-ACA 价格已经接近底部,预计随着出口回暖以及去库存化的结束未来价格反弹的可能性较大,预计全年平均价格应该可以维持在700 元/kg 以上;

在制剂方面,公司目前与国内重点医药商业进行战略合作,年初成立了制剂事业部,总经理任组长,积极推进战略合作业务增量,公司目标是力争今年使战略客户合作业务量同比增长30%以上;

同时公司年初制定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为未来五年将实现收入100 亿元,利润10 亿元,公司未来原料药将以大观霉素鞋类以及头孢、他汀类、氨基酸等为主;制剂板块将主要满足扩展国内药品市场,同时满足出口和高端药物市场为主;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制剂增长将是业绩增长的一个业绩弹性重要因素;

由于转让鲁抗明治导致的投资收益和我们之前预测存在一定偏差,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1-13 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79 亿元、2.05 亿元和2.4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15%、18.92%和19.23%,对应2010-12 年EPS 分别为0.309 元、0.35 元和0.42 元:我们认为公司目前合理价位应该为9.73 元—11.67 元,由于公司新工业园建设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继续维持“持有”的投资评级。(齐鲁证券)

江苏吴中:医药和地产共成长 新药是亮点

投资要点

管理层收购:吴中集团分立后便于公司实现高管人员经营业绩与上市公司业绩及股东回报直接挂钩,从而有效激励管理层,有利于公司未来发展。2010年,公司转让服装公司的股权购入地产公司的股权,自此,地产业务将和医药业务共同构成公司未来发展的两大支柱。

最大看点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2011年2月获得进入III期临床的通知,预计至少需要用2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对该产品的III期临床研究工作。在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药物的注射液中,对比在分子结构、作用机理上十分相像的恩度,从恩度上市以后的销售情况和规模推算,吴中的新药如果在疗效、副作用、药物经济学上优于恩度,则年销售规模至少将达到1.5-2亿元。对比同为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口服用药,吉非替尼、厄洛替尼20009年中国样本医院销售规模分别为1.87亿元、1.39亿元。如果吴中的内皮抑素可以顺利实现进口替代,市场规模将会更大。

现有医药业务:吴中医药产品总体规模都不大,国内品牌响力也比较弱。吴中医药目前建设的原料药基地,是实现其由依赖其他企业供应向自主提高企业综合产品质量的重要一步。未来几年公司将涉足碳烯青霉素类(培南)、头孢菌药物及抗癌药物(卡培他滨)。在人血管内皮抑素没有上市销售之前,公司现有的医药主业将会继续体现其支柱作用,预计其增速将会略低于医药行业增速。(东吴证券)

康恩贝:新药获批提升医院销售

公司核心产品前列康,由于产品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且易于为患者自身掌握的特性,70%的销售额都集中在OTC 渠道。同时,作为已经上市多年的成熟品种,医院的销售潜力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挖掘。黄莪作为中药六类新药,有望在未来通过学术推广提升公司前列腺疾病治疗领域药品医院销售的份额,并强化公司品牌。

黄莪作为康恩贝的独家品种,在未来公司会申请中药保护,不出意外将获批。由于是新药,目前我们尚没有掌握该产品详细的临床适应症及公司具体的产品学术推广角度、细分市场定位等信息。

但考虑到是独家品种,以及未来可能获得中药保护,我们看好该品种的销售潜力,将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投资建议

公司今年的主要经营策略是天保宁的品牌推广以及市场的重新定位(从治疗到预防)。黄莪获批后,我们看好其在医院未来的销售潜力。但鉴于目前该品种详细的学术推广角度和细分市场定位尚未确定,我们暂时没有上调业绩。暂时维持之前我们对公司的业绩预测水平,即预计2011-2013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5.5 亿、34.5 亿和43.5 亿元,同比增长41.6%、35.2%和26.6%,对应摊薄后EPS 0.41 元、0.62 元和0.82 元。考虑到新产品上市后将持续的改善公司业绩,前期股价大幅上涨后已经有所回调,我们目前仍维持谨慎推荐评级。(银河证券)

迪康药业:晴天劈裂 冰火两重天

公司是以制药为主,药物研究、药品市场营销等纵向一体化发展的上市公司。公司在成渝两地分别有通过GMP认证的中西药生产基地、与中科院合资建立了具世界领先水平的生物医学材料公司:成都迪康中科生物医学材料公司。作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已获得专利上百项,能生产包括原料药、中成药、生物医学材料等几乎所有剂型的药品共598个品种,拥有国家中药保护品种5个。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国家“863”尖端项目“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国家二类新药托尔定、小儿感冒颗粒、殷泰洗液等等。国家“863”项目“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属国内首创,居世界先进水平。迪康在研项目迪康抗病毒注射液系国家中药一类新药,被列入国家“863”项目和国家“十五”攻关计划。(深圳智多盈)

华北制药:精彩进行时

实现扭亏为盈:2010年华北制药扭亏为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87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107.98%;公司在2009年做了较大的坏账准备,达5.5亿元,即使加回该部分,公司的营业收入也较同期增长达到87.17%。

投资亮点:

(1)公司正处于经营的拐点。从2010年的年报来看,公司的经营情况正处于好转。冀中能源(000937)的管理团队接管华北制药以后,从营销,财务,激励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取得了成效,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值得看好。同时冀中能源强大的财力支持也为公司的发展保驾护航。

(2)公司的研发能力不容小觑。公司有多个新药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这些新药都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抗肿瘤,抗癌,生物制剂等),成为公司以后利润新的增长点。

(3)公司头孢项目目前处于圈地状态。公司大力开展头孢项目的营销,先圈地在耕地。公司作为老牌的抗生素生产企业,产品的生产质量和品牌声誉都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虽然抗生素药物存在降价的风险,但随着基药市场的扩容和市场份额的增大,公司在头孢领域也能获得利润。

盈利预测: 公司2010年的EPS(0.235)低于我们的预期(0.33),因此我们适当调低公司2011-2012年的EPS,分别为0.56和0.87元。考虑到公司的生物资产和良好的成长性,,根据2011年业绩预测,给予30PE,对应目标股价为16.80元,给予“买入”评级。(德邦证券)

浙江医药:VA、VE 景气向上,维持买入评级

投资要点:

一季度VE 均价下跌,业绩低于预期。11 年1 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1.96 亿,增长0.7%,净利润2.54 亿,下降14.8%,EPS0.56 元,低于我们一季报前瞻中净利10%增长预期。1 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5%,同比下降3.5 个百分点,毛利率下滑是因为:1、一季度VE 均价相比去年同期下滑;2、低毛利的医药商业收入占比有所扩大。1 季度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294 万,影响EPS0.03元。

产品价格趋势判断,VA 价格逐步提升,VE 价格稳中有升,VH 车间事故影响甚微。2 月以来,欧洲市场VA 需求量较大,货源紧张,且VA 八年没有扩产,供需总体较为均衡,厂商较为默契,VA 价格将逐步提升;日本国内供电仍很紧张,本州VE 关键中间体间甲酚有减产可能,国际原油价格高企,但VE 市场需求整体较为疲软,我们判断VE 价格将稳中有升。公司VH 车间氯化氢泄露事故影响甚微:1、受伤员工已得到了妥善救治;2、10 年VH 收入1 个多亿,毛利率只有个位数,是不赚钱产品。

期间费率平稳,应收账款大增影响经营性现金流。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分别增长45.0%、35.7%,费用率提升2.5 个百分点。财务费用贡献正业绩873 万,财务费用率下降2.6 个百分点,期间费率整体平稳。每股净经营性现金流为0.11 元,大幅小于0.56 元的净利润,主要是因为应收账款环比大增约2.5 个亿。

估值安全,维持买入评级。公司积极加大仿制药开发力度,初涉原始创新药物研发,开发控释、缓释等制剂新技术,未来增长空间巨大,但近期贡献业绩有限。我们维持11、12、13 年盈利预测2.68 元、2.98、3.27 元,同比增长5%、11%、10%,对应的预测市盈率为13、12、11 倍,公司当前估值十分安全,股价将受VE、VA 价格上涨驱动,维持买入评级。 (申银万国)

华神集团:业绩实实在在,未来值得期待

2010 年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9 亿元,同比上升28.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8 万元,为2009 年度的173.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243 万元,同比增长39.10%。

总体业绩符合预期,经营趋势继续向好。公司2010 年基本每股收益0.0466元,略超我们此前0.04 元的预期,公司估值由各业务单元发展情况决定,而利润支柱中成药业务和生物业务中焦点利卡汀项目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在实施了股权激励的背景之下,公司整体经营趋势继续向好。

小放射剂量研究继续,利卡汀表现后续可期。利卡汀2010 年实现销售收入2083.2 万元,同比增长491.42 万元,预计利卡汀全年销售800 多支,低于我们此前四期临床报告在8 月公布判断基础上1000~1200 支的测算,但相较上半年291 支增长明显,四期临床试验报告发布后的放量效应已有所体现,我们此前一直强调利卡汀的显著增长应该在2011 年。目前需要注意三点:1、利卡汀营销在2010 年首度迈过盈亏平衡点;2、2011 年将是四期临床试验报告发布后利卡汀营销的第一个完整会计年;3、公司将继续开展小放射剂量利卡汀临床研究以突破药物使用方式上的瓶颈。

生物产业将成核心业务,新产品有望年内上马。公司明确要成为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健康医药企业集团,公司生物制剂车间工程计划于2011 年12月试车投产,生物产业新产品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定量测定试剂盒和冻干滴眼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有望随之年内上马。

中成药业务增速稳定,仍是集团利润支柱。中西成药收入同比增长23.5%,达到1.56 亿元,净利润2192 万元,仍是集团利润支柱。三七通舒胶囊收入同比增长48.78%,仍是公司中药工业最值得期待的品种;活力苏则正式成为了公司又一个千万级别产品。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业务发展情况基本符合预期,未来以利卡汀为代表的生物产业前景仍然值得期待,维持盈利预测及“买入”评级。(华泰联合)

莱美药业:埃索美拉唑属于国内首仿药 市场空间很大

2010 年公司营业收入3.78 亿元,较2009 年增长13%,净利润4387 万元,同比增长8%,EPS0.48 元;2011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44 亿元,同比增长54%,净利润2044 万元,同比增长86%,EPS0.22 元。

点评

2010 年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抗感染类和特色专科用药两大类产品销售增长;净利润增长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研发费用大幅增长所致。2011 年一季度收入大幅度增长主要来自于本期合并康源制药营业收入所致。

公司今年业绩的增长点来自于:氨曲南募投项目的投产,康源药业软袋碳酸氢钠注射液的推广,禾正制药并表等,预计全年净利润超过9000 万元。

公司研发实力强,公司储备品种中,大病种品种埃索美拉唑和银杏注射剂等待批文中。埃索美拉唑属于国内首仿药,全球销售额超过60 亿美金,市场空间很大。

看好公司研发实力,销售能力也在增强。不考虑埃索美拉唑,给予2010年40倍PE;如果埃索美拉唑获批,未来很可能成为公司的大病种产品,因此给予10元的溢价,目标价格50元。(中信金通)

白云山A:业绩保持快速增长 未来土地价值有望体现

2011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3 亿元,同比增长12.5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8454 万元,同比增长27.37%;EPS0.18 元。

主要观点

一、主营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公司在2010 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增长18.67%和89.98%的基础上,2011 年一季度依然保持了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12.53%和27.37%的增长速度。其中原因主要是在收入增长的情况下综合费用控制良好,其中销售费用降低6%,管理费用增加5%,财务费用降低10%均远低于销售收入的增长,说明公司经营质量大幅好转。但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上升近2 个百分点,也说明公司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产品价格下行的压力。我们认为公司经过两年的营销改革致目前为止已显示极好的效果,加上广药集团加强集团内部协同效应管理(包括统一采购、协同营销等措施降低

了营业成本),这种费用控制能力有望持续,在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及抗生素行业面临较大调整可能性的压力下,公司主营业绩有望保持目前增长幅度。

二、土地价值有望体现。公司纳入广州市“三旧”改造用地有23 块,面积约889.53 亩。我们在之前的报告《三旧改造加快公司搬迁进度 土地价值有望体现》中指出,广药集团番禺生物产业园已在规划中,预计白云山及广州药业(600332)在广州市内的企业将在2 年内完成搬迁。广州市三旧改造势必加快公司搬迁至少加快其制药基地的搬迁,白云山由于土地变性,将获得可观的土地收益,最终体现价值有可能在40 亿元左右(即每股8-10 元)。

三、投资建议:强烈推荐(维持)。不考虑土地价值体现,我们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2011、2012 及2013 年EPS 为0.6、0.78、1.03 元,对应PE 分别为27X、21X 和16X,公司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且存在广药集团整合预期,土地价值体现将增厚公司每股价值8 元左右。目前16.21 元的股价低估公司价值,维持“强烈推荐”评级,12 个月目标价位26 元。(华创证券)

上海医药:股东增持凸显公司成长价值

事件:

公司实际控制人上实集团子公司、公司股东上海上实于2011 年5 月20 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增持了公司股份9,803,224 股,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0.369%,增持平均价格约为19.15 元。上海上实及其一致行动人有计划在未来12各月内(自首次增持之日即2011 年3 月31 日起算)以自身名义继续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2%(包含已增持的0.486%股份)。

投资要点:

股东增持凸现公司成长价值。上海上实继2011 年3 月31 日和4 月1 日期间增持了公司总股份的0.117%之后,本次进一步增持公司总股份的0.369%,并计划与其一致行动人在未来进一步增持公司股份,显示了公司控股股东对公司未来成长的信心。我们认为,这份信心主要源自上海医药以工商业垂直一体化先天优势为基础的内生性增长以及H 股上市以后商业扩张、工业并购带来的外生性增长。在短短的两年内,公司完成了从新上药重组到H 股融资的两次蜕变,内部整合和外部扩张正双管齐下,未来成长空间已然明确。

资源优化由内及外实现战略升级。2010 年,公司资源整合以内部整合为主,经过一年的磨合,新上药内部的组织关系得以理顺,并推动了全国性商业网络的构建以及重点工业品种聚焦战略。而在2011 年,公司将更进一步,开始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主动对外寻求战略合作,力争实现资源优化的战略升级:与复旦张江等外部研发机构开展战略研发合作,最大限度地整合公司内外的科研资源;与跨国药企在高端药品、高质耗材及疫苗三大业务领域深化战略合作,提升在商业竞争中的品种优势;与中国邮政战略合作加速医药物流的下沉……单从资源优化的角度,公司正在实现由内部整合到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的战略升级,有利于创造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考虑到H 股上市对股本的摊薄作用,我们调整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1-2013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1 元、0.98 元和1.24 元。我们坚持认为,2010年仅仅是新上药整合的过渡期,而2011 年起公司围绕工商业垂直一体化的整合仍在持续并逐步升级,效果有望逐步显现,加之H 股融资完成后工商业领域的扩张和并购将加速,由此将推动公司盈利水平持续向好。故我们继续维持上海医药“买入”的投资评级,6-12 个月目标价27.71 元不变。(湘财证券)

联环药业:主要产品销售保持平稳增长

2010 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9 亿元,同比增长15.15%;实现营业利润2393 万元,同比增长8.2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033.42 万元,同比增长18.23%;基本每股收益0.17 元。分配方案为每10 股派发现金股利0.50 元(含税)。

药品销售保持平稳增长。2010 年公司实现药品销售收入2.81 亿元,同比增长12.30%。由于整顿了敏迪的销售渠道,使得敏迪的销售下滑状况得到遏制,抗过敏药物实现收入6205 万元,同比略减1.57%;联环尔定等心血管药物销售平稳,实现收入5956 万元,同比增长4.79%;爱普列特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泌尿外科药物实现收入3720 万元,同比增长23.22%。

综合毛利率基本稳定。通过改进已有产品工艺,依巴斯汀、特非那定原料药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同时,因加强对销售队伍的管理和产品推广,辽宁、天津、河北、江苏、山西、山东等地区重点临床品种纯销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公司药品业务毛利率同比略增0.72 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仅同比略降0.02 个百分点,达到48.68%。同时,由于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有所下降,公司期间费

用率略降0.80 个百分点,使利润增速仍快于收入增速。

新产品梯队是公司未来增长点。2010 年,公司复方非洛地平缓释片、硫酸氢氯吡格雷及其片剂已申报生产;依普利酮片、依普利酮胶囊两个品种已进入临床研究。复方爱普列特已开始研制,成功后将逐步替代目前的单方爱普列特。未来新产品梯队的不断上市将支持公司的持续成长。

盈利预测及评级。预计公司2011、2012 年EPS 分别为0.18元和0.22 元,以最新收盘价计算,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05 倍和84 倍,估值明显偏高,维持“中性”的投资评级。(天相投顾)

白云山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