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配利润,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在盈利后,扣除各种费用和分配给股东的利润后,剩余的未分配的利润。它是企业积累的财富,可以用于未来的发展和投资。那么,未分配利润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
一、 基础公式法
公式:期末未分配利润 = 期初未分配利润 + 本期净利润 - 提取的各种盈余公积 - 分出的利润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未分配利润
解释:
期初未分配利润:企业以前年度累计留存下来未分配的利润。
本期净利润:企业在本期经营活动中实现的税后利润。
提取的各种盈余公积: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用于企业发展和风险防范等的资金,例如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等。
分出的利润:分配给股东的股利等利润分配。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未分配利润:对以前年度的损益进行调整后影响到未分配利润的部分。
二、 间接计算法
公式:未分配利润 = 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 — 已分配优先股股利 — 任意公积 — 已分配普通股股利
解释:
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企业在弥补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等之后剩余的可用于分配给股东的利润。
已分配优先股股利:分配给优先股股东的股利。
任意公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自行提取的盈余公积。
已分配普通股股利: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股利。
三、 报表勾稽关系法
公式:资产负债表期末未分配利润 = 年初资产负表未分配利润 + 本期利润表累计净利润 - 提取盈余公积 - 分配股利 + 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或 -) 本年度调整以前年度损益从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科目转入 “未分配利润” 的金额
解释:该公式体现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即期末未分配利润是在年初未分配利润的基础上,加上本期实现的净利润,扣除本期进行的利润分配以及考虑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因素后的结果。
未分配利润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但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反映企业在盈利后留存的未分配利润。了解未分配利润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企业财务状况,并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