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台湾“大选”现场直击

来源:互联网

14日,时近晚八点,台北市,马英九竞选总部所在的国民党党部大楼前,人群水泄不通。巨幅的竞选广告画幅高高垂下,几乎遮住整个大楼。在广告中,马英九和搭档吴敦义双手抱胸,笑意盈盈地看着前方。

到此刻,大部分选票已经开出,马英九笃定连任。几个小时前还有些忐忑不安的人群,现在完全放松,欢声笑语不断。演讲台上,女主持人兴致盎然,一遍遍地引导台下人群为马英九的入场进行彩排。

预报中早就该下起的雨,等到了投票结束,终于按捺不住地下起来。雨越下越大,偏偏就在此时,马英九进场了。人群顿时大乱,之前的彩排早就被抛到了脑后,所有人全都欢呼站起,寻找一个最好的角度,来分享这个胜利的时刻。

这场胜利的确得来不易。

马英九的竞选连任艰苦得出乎预料。即便在马英九的民进党对手去年四月成军,选战正式开打之前,很多人都相信,马英九将会轻松赢得连任。

在四年前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马英九大胜民进党17个百分点,两百多万票,这是选举中少见的“山崩式”的胜利。经此一役,民进党颇有溃不成军的势头。尽管在两年前的地方政权选举中,民进党仍然展示出其实力,颇有斩获。而此次大选,马英九挟在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声势和资源,面对的又是一位几乎毫无选举经验的对手,照常理应该拥有明显优势。

但是,这场选举却打得难解难分。在选前民调中,马英九与对手的差距都未能显著拉开,甚至有些民调还预言民进党或以微弱优势胜出。很多分析人士相信,双方最后的差距将不超过5%也就是十几万票的出入。

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台湾过去几年中受国际大势拖累,经济不景气,民众不满,马英九及其团队也因此遭受颇多压力和责备。马英九当年因“温良恭谦让”的特质而被誉为形象清新,现在则因此被不少人疑为优柔寡断、缺乏魄力。

与此同时,对手民进党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存能力。在2008年的选举,当时的民进党受陈水扁拖累,被认为几乎跌入谷底。即便如此,民进党仍然获得逾四成选票。

民进党选择蔡英文迎战马英九,也透露出其求变的努力。

蔡英文只不过在五年前才加入民进党。蔡英文“富二代”出身,有洋博士头衔,之后学而优则仕,由大学教授而从政。蔡英文与民进党气质并不契合,反而略微显得有些害羞模样。而正是她的另类,反而掀起一阵旋风,让马英九的选战步步心惊。观察蔡英文的造势活动,她的支持者富有激情,并且吸引很多年轻的都市选民。

相形之下,由国民党主导的泛蓝势力也在同样经历转型,而这个“百年老店”的转身有些迟缓。2000年,国民党首度失去政权,主因就是宋楚瑜当年脱党参选,连宋相争,阿扁得益。12年过去,国民党仍然要面对当年同样的难题,面对不老的战将宋楚瑜。

宋楚瑜的参选并非因其志在台湾地区领导人大位,而是为了其政治血脉的延续。根据台湾的新选举安排,在此次选举后,如果政党未能拿到5%的选票,将失去之后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提名权。如果这样,则意味着宋楚瑜的亲民党彻底泡沫化。相反,如果获得足够政党票,并按其比例获得一定议席,亲民党则可以在立法机构组成独立党团,扮演关键少数的角色。也因此,宋楚瑜此战一直奋战到底,并且在选战中主打同出蒋经国门下的马英九,其意昭然,就是为争夺泛蓝的选民。

如果说马英九的选战受制于民进党的转型和泛蓝的分裂,蔡英文的步子同样也还跨得不够大,民进党的转型还不够彻底。在此次选战中,在两岸议题上,蔡英文未能跳出民进党长期的意识形态的束缚,拒绝接受“九二共识”,试图以“台湾共识”的笼统提法回避质疑。但是,这一策略并不成功。

两岸局势的缓和,堪称马英九在四年任内的最鲜明成就。更多民众在两岸交往中受益,或许让民进党操纵两岸议题的机会不复存在了。

依靠两岸议题,马英九终于得以在最后关头突围,让混沌胶着的选情变得清晰。马英九的支持者在大雨中聚集不散,终于等来这一时刻。

(第一财经日报 陈之罡)

◎台商选择两岸和平发展

1月14日,备受瞩目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以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的胜利结束。当晚,马英九高呼“我们赢了”的照片短时间内即传遍了整个华人社会。

上海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严泉指出,中间选民在选前的民调中一般不愿意表达,所以马英九此前的民调支持率偏低,但在选举中,他们用自己的选票支持马英九三年多来主张两岸和平、发展的路线,支持“九二共识”,否定了民进党蔡英文提出的“台湾共识”。

否定“台湾共识”

在本次选举中,国民党不仅赢得了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亦在捆绑的“立委”选举中,以64席赢得了过半席位,虽然不如2008年的超过3/4,但相较民进党的40席,仍然堪称大胜。

“这是台湾人民用选票对蔡英文所提‘台湾共识’的明确否定。”华东师大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负责人包承柯向本报记者表示,自上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在岛内部分人的鼓吹与推动之下,“台独”的邪火越烧越大,“2008年的选举,首先是对陈水扁贪腐的否定,以及对马英九清廉执政的向往。马英九在接下来的近四年中,确认了两岸和平、发展的路线,使‘台独’意识的膨胀有了方向性的逆转。”

“我们台商最担心的就是两岸关系的恶化。”台湾“中华海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永声向本报记者表示,在2008年以前,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受到很多干扰,马英九上台以后,两岸的和平发展态势让台商放心很多,而本次选举之前,台商又开始担心会起变化,因此很多人特意赶回去投票。

据外媒报道,在14日之前,约有20万大陆台商怕“差一票”而赶回台湾。在选前的13日那一天,即有52000人飞回去。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长荣集团总裁张荣发、宏达电董事长王雪红等知名企业界人士纷纷现身挺马。

2008年5月国民党重新执政之后,两岸两会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已经举办了7次会谈,签署了16项协议,两岸的经贸往来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巨大的提升。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前11个月,两岸贸易总额即达1465.3亿美元,超过了2010年全年,而大陆实际使用台资金额,也达到19.5亿美元,超过了2009年全年。

两岸经济合作将保持稳定

在14日晚上的胜选感言中,马英九展望未来,直言:“未来的四年,两岸的关系会更和谐更有互信,冲突的机会会更小。”

同时,马英九承诺,未来四年,弱势民众能得到更多的照顾,贫富差距会进一步缩小,经济方面“一定要推动结构性的改变”,台湾会有更多发展的空间。

其实,马英九上台以来,台湾经济发展态势不错,2010年GDP增速达10.8%,2011年有所回调,估计也在5%左右,但岛内同时存在失业率高企、物价上涨过快、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导致部分民众对经济成长“无感”。

马英九亦深知自己的软肋所在,因此从去年9月起,陆续公布了“黄金十年”的通盘规划,在经济方面,既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航空城建设、港口建设等,又有软件环境方面的投入,如开启数字电视时代等,规模十分宏大。

“其实,企业的事,企业自己能做好,当局要做的关键是政治上的稳定。”厦门市台商协会荣誉会长、来明工业(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进忠表示,只要两岸关系稳定,不仅大陆台资会回台,陆资也会前来投资,自然帮助台湾经济的发展。

在两岸关系上,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都认为,马英九51.6%的得票率,显示台湾多数民众支持他三年多来的政策方向,因此,在接下来的四年里,他的空间会更大,信心也会更强,更能够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路线向前走,甚至达到未来不管谁上台也不可逆转的高度。

马英九的当选让国民党松了一口气,也让台商松了一口气。多名台湾商界巨子均公开表示感到欣慰。

“我们台商的要求并不多,只要马英九延续现有的政策方向就行。”吴进忠向本报记者表示,“不稳定是最大的问题,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什么失业率,什么产业升级,企业自己统统都可以解决。”

(第一财经日报 欧阳亮)

延伸阅读

两岸概念股或借势炒作>>

台湾选举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