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滴滴快的:独角兽公司打造移动出行全平台

来源:互联网

用3年的时间将一家个人移动出行类创业公司打造成市值150亿美元,拥有5条成熟产品线的一站式出行平台之后,创始人程维想要说的话却越来越少。

这是一个颇为微妙的经历,一方面创业者们正享受着成功的喜悦——他们实现了在极短时间内将整个产业向前推进3年、5年甚至是10年的奇迹,另一方面创业者顶着巨大的压力——每往前走一步都面对着监管的拷问,还有不断的自我拷问。

创业之前,程维印象中互联网历史上最残酷的竞争出现在电商和团购两个领域。但打车软件、移动出行出现之后,市场竞争的残酷纪录已经一次又一次地被刷新。

即使在今年2月那场史无前例的合并之后,身为北京小桔快智科技有限公司(滴滴快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程维至今依然没有办法松一口气。

“闪婚好像过去了很久,实际上也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滴滴快的闪婚之后完全没有时间度蜜月,甚至培养感情的时间都没有,我们重新各自奔赴前线战场,在每一个领域里面都爆发了激烈的竞争。”程维坚持朝前看,滴滴快的还准备继续扩大规模,移动出行市场还有很多需求应该被满足。

政策冲突总是暂时的

做一家在互联网时代的残酷环境下野蛮生长的公司是什么感觉?

程维最直观的感受是竞争,不仅是同为创业者的竞争对象,还有来自互联网巨头们的压力。“在滴滴快的所处的后互联网时代,所有的巨头比创业公司更加有危机感,怎么能够处理好和巨头的关系,是这个时代所有的互联网创业公司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除了与巨头的关系之外,滴滴快的更多的压力来源于政策监管。事实上,在移动出行领域,几乎所有创业公司都不得不扮演着这样一个角色:利用共享经济改善出行状况,但身份上迟迟得不到“正名”。

“我们刚刚生下来的时候就遭遇(其他)互联网公司很少面临的监管压力。2012年,刚上线第三个月,滴滴打车软件在深圳就被叫停了。”在程维的记忆中,随后的两年多时间,在全国20多个城市打车软件们遭遇各种各样的叫停、收编、限制。

2014年打车软件合规合法之后,打车软件曾经的遭遇又在专车市场上演。由于给出租车市场带来破坏性创新,包括滴滴快的在内的专车平台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身处舆论风口浪尖。

这一次,程维说,“冲突是暂时的,任何旧事物也都曾经是新事物,也会经历和原有政策体制的磨合,可能一两年后回过头来看,都不算什么。”

在他的理解中,过去的出租车管理体制本身带有很强的时代局限性,也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双方都不满意。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实际上给出租车改革提供了一个机会,许多在传统条件下解决不了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颇为令人欣慰的消息是,如今许多城市开始主动和滴滴快的谈合作,谈公车改革,谈出租车改革,谈专车管理规范。“创新与现有法规政策的磨合,有一个必经的过程,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现象。”程维解释道。

独有的移动出行全平台

纵观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历程,似乎没几家互联网公司像滴滴快的一样3年来面对这么多的曲折和挑战。以至于有的时候程维自己也会忍住不对滴滴快的总裁柳青感慨,“我们是身在刀山火海里的一家公司。”

按照此前公布的信息,定位移动出行一站式平台的滴滴快的将建六条产品线,分别是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以及公交。其中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业务正在稳步运营,代驾和公交业务为滴滴快的正在推进的新业务。

回到今年2月中旬滴滴、快的宣布合并的时候,那时,这两家公司还只涉及出租车和专车两个业务。

“(今年以来)每两个月我们推出一个业务,在业务推出的一个月之内,每一个业务我们都成为了行业里面的绝对领先品牌和份额的第一。”程维解释道。

7月8日,滴滴快的宣布已经完成了20亿美元的融资,以此计算,3年时间滴滴快的已经是一家150亿美元的公司。

事实上,在这波个人移动出行市场的创业热潮中,资本的力量不容小觑。滴滴快的合并之前,滴滴曾宣布获得7亿美元的D轮融资,随后不久,快的也宣布获得了6亿美元的融资。

程维的理解是滴滴快的目前在构建的是移动出行生态体系,这是一个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情,本身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技术和各业务线的发展。

而这样的资本也成为滴滴快的打造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的底气。互联网的特点决定了任何领域都将出现巨头级别的平台产品,例如淘宝之于电商,百度之于搜索,微信之于社交。

“滴滴快的也一定会成为交通出行领域的全品类平台入口。”在程维看来,大平台的属性也成为滴滴快的与当下的主要竞争对手Uber最大的差异。

“作为一家中国的企业,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中国本土的交通出行问题,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解决方案。因此,滴滴快的不是一个垂直单一的专车软件或拼车软件,而是一个移动交通综合平台。”

滴滴快的智能出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