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尚德电力裁员刺痛

来源:互联网

“原本通知9月17日到公司谈补偿问题,后来又变卦了,想把我们安排到另外的工厂去。”

尚德电力的一线员工萧晨(化名)9月底对《新产业》说,自己被安置的工厂是全自动化的生产线,自己过去根本没有任何事情可做。

与萧晨一样,9月17日前后有上千尚德员工被“岗位分流”。尚德电力CE O 金纬公开表示,这次电池产能调整涉及的员工约1500人,主要是公司缩减在无锡的太阳能电池生产规模导致的,而这被业界认为是在变相裁员。

就在9月17日当天,数百名此次“被裁”员工因无法与公司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围堵了尚德电力在无锡市新区新华路总部厂区“讨要说法”。

“欧洲市场萎缩是尚德裁员的直接原因。”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分析师宋亮表示,尚德还受困于产能扩张太快、资金周转紧张,而这又是行业内所有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尚德们”内忧

其实,尚德电力在此前已裁员4000多人,约占总员工人数的30%以上。

尚德电力称,此次员工调整主要是为了生产方面的优化调整,产能调整仅涉及到公司在无锡的部分电池生产,即电池产能下调至1.8G W,其他产能保持不变。组件产能继续维持在2.4GW,硅片产能维持在1.6GW。

在尚德电力裁员之前,天合光能、江西赛维等光伏巨头都被爆出裁员的消息。

近期,天合光能也宣布在1850名管理员工中实施裁员,裁减人数大约为200名。而此前,江西赛维宣布今年以来公司已裁员5554人,裁员比例约为22%。

缩减产能和裁员已成为国内大光伏企业应对危机的办法。

弘亚世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文平表示,现在很多光伏厂家都在裁员,也有用放假或生产停歇等各种方式进行成本缩减,工人就只有微薄的底薪。

“这次裁员只是一个序幕。”日信证券新兴产业及能源材料研究组首席研究员曾维强对《新产业》说。

江西赛维新余总部一位中层工作人员在9月23日晚间透露,最近公司又发工资了,而公司内部传言10月份开始,全部开始放假。这一消息并未得到赛维官方的回应。赛维苏州的一位员工则称,公司目前还没发工资,不过苏州已经放假有“一个月了”。

“尚德们”的内忧,不单是裁员和缩减成本就能解决。

雪球财经光伏行业分析师王毓明告诉本刊记者,当前光伏企业的资金普遍比较紧张,公司负债率都较高,偿债风险很大。

尚德电力公司财务报告显示,2011年公司负债总额36亿美元,负债率达到79%,而今年一季度负债继续上升,公司负债率攀升到82%左右,偿还债务能力风险进一步加大。

而更值得警惕的是,今年第二季度,尚德电力毛利率约为-10%,这意味着尚德电力的产品卖出越多,亏得越多。到明年3月份,尚德电力还有一笔近5亿美元可转债到期必须偿还。

今年早些时候, 英利绿色能源 、保定天威、江苏中能、晶科能源(JKS.NYSE)等光伏巨头纷纷被国内评级机构下调评级。汤森路透Star Mine的数据显示,多位分析师已调高英利绿色能源、尚德电力、天合光能和晶澳太阳能的亏损预估。

“中国市场上的太阳能面板价格可能还会进一步跌至每瓦0.58美元,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地太阳能面板将为每瓦0.69美元。”一位业内分析师说。

此外,光伏企业库存高企、经营性现金流锐减,再加上投资基金和银行对光伏热情的消退,整个光伏行业正面临资金链条紧绷甚至断裂的风险。

另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沪深两市55家涉及光伏概念的上市公司,近80%的企业业绩出现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欧债危机影响,欧洲各国政府都在紧缩开支,大幅削减清洁能源补贴,导致中国太阳能企业订单急剧下滑和取消;而美国带头的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双反”调查,无疑是“火上浇油”;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给予的大量补贴,导致众多厂家“一拥而上”,将这个高技术壁垒的产业弄成依靠廉价劳动力,打价格战的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

光伏产业外患

“尚德们”的外患便是愈演愈烈的“光伏双反”。

“当前中国光伏企业对外依赖太多,国内市场尚未真正启动。”宋亮指出,中国光伏企业“走得太快”,技术积累仍然不够,产品以中低端为主,毛利率要比国外同行低20%左右。

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光伏产品90%左右出口到欧美市场。2011年中国光伏电池对欧洲出口金额204亿美元,约占同期该产品出口总额的73%。

中国商务部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近期表示,欧洲对华光伏双反,此案涉及中国200多亿美元的出口,关系着中国上千家企业和40多万人就业。尚德电力之前也有高管表示,欧洲对华双反得以成行,可能导致100万人失业。

与美国对华光伏双反相比,欧洲近期对华光伏双反,对中国企业影响更大。国外市场门径收窄的变化,让中国光伏企业举步维艰。

有分析称,在欧盟反倾销税率未定前,中国大企业还可以继续维持下去,一旦反倾销税率被判定,如果税率高于30%,对多数大企业都是沉重打击,甚至有破产危险。

来自山东省商务厅信息显示,今年8月山东光伏组件出口同比下降71.4%。

近期,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欧洲表明了中国政府对欧洲双反政策不认同的立场,被业界认为是“国家在应对欧洲反倾销所表现出的态度坚决”。此外,德国政府高层及企业界与欧盟不一样的声音,让不少光伏业内人士看到了希望。

“即使没有欧洲的光伏双反政策,国内光伏企业已经是没救了,反不反无所谓。”曾维强表示,中国光伏行业自身的问题,很难因外界环境变好而得到完全解决。

资料显示, 中国光伏行业的利润率已从2007年的139%下滑到现在的20%左右。在中国500多家光伏企业中,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出口受阻和产能过剩,这将导致一些光伏企业可能未见盈利就要草草收场,预计未来两三年内被踢出局的光伏企业将超过30%。

随着国外光伏市场的萎缩,不少光伏企业将希望寄之国内光伏市场的发展。

虽然9 月1 2 日发布的《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简称《规划》),否定了此前传言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上调至40G W的目标,但国家能源局还是在《规划》印发的通知中表示,“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开展太阳能发电规划评估,根据发展形势对规划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调整”。

第一创业新能源设备分析师何本虎认为,9月初欧盟“反倾销”立案,国家能源局决定加大光伏产业支持力度,也增加了超预期的可能。但迅速崛起的中国市场要替代欧洲市场尚有难度,“即使最后实际的规模达到 40GW,也难以改变行业的总体低迷格局”。

不过,国内光伏发电并网瓶颈始终无法打开,配套补贴和融资政策如此乏力,一直为业内人士所诟病。而最重要的光伏并网问题未妥善解决,国内市场的替代作用将难以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因欧美对华光伏双反主要针对产自中国大陆地区的光伏产品,国内已有光伏企业将产能外迁,如超日太阳在欧洲建设光伏电站项目。

有分析称,把国内严重过剩的产能部分迁移到光伏市场,才是长久之计,这样可使由中国资本掌握的光伏产业的安全性大为上升,同时避免贸易制裁。

明年见底

“光伏行业还没到最差的时候。这轮经济周期的调整时间可能更长,至少要到明年下半年。”曾维强对《新产业》表示,2013年上半年光伏行业可能会出现最低点,“现在光伏厂家的股价是不是最低点,目前还很难判断”。

晶澳太阳能一位电池片业务负责人对《新产业》表示,光伏寒冬可能还要再长些,行业可能要到明年才会有所好转,“上半年还是下半年,具体时段不好说”。

“现在中国光伏企业日子都不好过,”王毓明指出,如果国内没有一两家光伏巨头被整合,行业寒冬仍然将“僵持”几年。因为,目前很多光伏厂家的产能并未完全释放,只有经过一轮惨烈洗牌才能真正好转。

宋亮则表示,除了尚未启动的国内光伏市场外,中国光伏厂家还可以积极开拓俄罗斯、巴西、中东等新兴市场。与此同时,光伏厂家还需积极创新加强自己的技术储备,提升产品毛利率和竞争力。政府方面需要对大的企业进行扶持,给光伏行业龙头进行扶持补贴;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积累技术,改变目前低端产品为主的局面。

此外,还需要配套的智能电网政策及相关标准尽可能跟上脚步,为光伏发电的大量并网做好充分准备。“鼓励政策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宋亮说。

不过,9月12日印度有企业申请对中国进行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这块未来潜力巨大的市场也“风云突变”,中国光伏企业可能遭到美欧印三方合围。

而不久前才对外开放的日本光伏市场,也因近期中日关系恶化变得前景难测。这对于想开拓新兴市场的中国光伏企业,无异于当头泼了一瓢凉水。

在王毓明看来,更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光伏并网的难题。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此前表示,国内光伏企业必须收缩,保存实力,以等行业转好。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开发国内市场是当务之急。企业在投资和发展中需把握好节奏。

弘亚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