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这是一篇“科普”且“硬核”的“小综述”,大部分内容都是“搬运”过来的,也都注明了出处。主要是不想重复码字,重复类似的话、重复类似的道理。
- 建议点赞,关注,收藏,海量干货持续分享。
电子社保卡
先从最容易的电子社保卡开始讲起~
电子社保卡是社保卡线上应用的有效电子凭证,与实体社保卡一一对应、唯一映射,由全国社保卡平台统一签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与实体社保卡一样,电子社保卡全国统一、全国通用,具有身份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医保结算、缴费及待遇领取、金融支付等功能。
2018年4月2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福建福州举行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签发首张全国统一的电子社保卡。
2019年6月26日,北京市社保中心负责人回应,北京市正在积极推进电子社保卡应用,预计年内将开展试点,电子社保卡应用后,市民将获得更多便利。 [1]
截至2020年6月,全国电子社保卡签发超过两亿张,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实体社保卡持卡人已达13.15亿人。 [2]
转载自百度百科。
简而言之,电子社保卡主要是身份凭证、支付结算两个功能。
身份凭证
身份凭证这个事情,古来有之。一个普通人想要证明自己的身份可以用书信或者是信物,官员的话则有专门的令牌之类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身份。
古代身份凭证的演化顺序可能是:
信物--》虎符--》鱼符--》符节--》腰牌--》敕牒 告身
敕牒是朝廷发给的委任状,上盖有吏部大印,很难作假。官员到任后,首先需要交出敕牒作为凭证,而且还要备案。
告身则是用于证明上任者本人身份的凭证,为了防止他人模仿,国家自己秘密制造的。
到了近代,身份凭证的整体演化顺序是:
信物--》腰牌--》告身--》身份证--》eID
如果继续简化,则可能是:
实物--》实卡--》虚卡
对应着 :
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
支付结算
支付结算的逻辑比较简单,大学马哲马经都有讲到:
以物易物--》贝壳--》黄金--》金币--》纸币--》银行卡--》网银账号--》支付码--》人脸识别
同样简化归类后就是:
实物--》实卡--》虚卡--》支付码--》人脸识别--》生物特征识别
对应着 :
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
为什么重复这两段话,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大多需要区分和比较:目前信息时代不同玩法的优劣?
如《三体》所讲,信息技术的迭代产品形态,从某种角度是进入了更高维度,但投影到3维现实时,他们都会回归变成同一维度的事情--这时候他们是事无巨细、一目了然的。
所以当科学技术、网络世界变得有些难以理解时,就想一下,ta在古代对应的是个啥?
比如:电话就是顺风耳,远程视频就是千里眼,网上冲浪就是灵魂出窍、日行千里。
行业动态
腾讯发2018微信电子社保卡年度数字,现已覆盖数十个省市-动脉网
定了!2019年至少1亿人拥有电子社保卡,且开通移动支付-动脉网
建设模式:
电子社保卡采用统分结合、全国共建的模式,全国统一制定电子社保卡技术、管理和开放服务标准;部级建设全国社保卡服务平台,与各级人社业务系统通过金保工程业务专网互联,与相关金融机构、社会服务机构建立总对总接口;地方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建设本地应用平台,以电子社保卡为基础,开展各项人社业务的线上应用。
电子社保卡应用推进工作中,部、省、市三级分工明确、协同联动,自上而下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充分发挥社保卡全国一盘棋、一张网的核心优势,共同完成工作目标。
医保电子凭证
说完电子社保卡,再说医保电子凭证,就简单多了!
医保电子凭证由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统一签发,是基于医保基础信息库为全体参保人员生成的医保身份识别电子介质,具备方便快捷、场景丰富、全国通用、安全保障等突出优点。
下图来自于
@深蓝保
,图片内容中有错误, @深蓝保 已做澄清,那就是:
电子社保卡在很多地方也都支持药店买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