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专访宣城市长张冬云:东向融入长三角 争做安徽排头兵

来源:互联网

长三角三省一市中,苏浙沪有一个唯一交界处,苏浙皖也有一个唯一交界处:安徽省宣城市与浙江省杭州、湖州市,江苏省南京、常州、无锡市接壤。

也因此,安徽省给宣城的定位是努力打造皖苏浙省际交会区域中心城市,奋力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

不过,在长三角内部,宣城并不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宣城市市长张冬云用“欠发达地区”来向第一财经记者描述宣城。宣城2016年GDP首次突破千亿大关,2018年达到1317.2亿元,在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中,排名第23位。张冬云认为,宣城亟待奋起直追。

但宣城的一个优势在于,作为长三角的几何中心,宣城是东部向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经济辐射的必然通道,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

数据显示,2018年宣城来自沪苏浙的投资项目和到位资金,占宣城利用省外资金的80%以上,与沪苏浙高校院所对接产学研用项目占全部同类项目的45%。

张冬云说,宣城要发挥自身“东部的市场、中部的成本”的天然优势,大力推进园区合作共建,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资本转移。

距离苏浙沪最近的安徽城市

第一财经:今年5月,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安徽芜湖召开,接下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也将出台,长三角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个全新的阶段,会给宣城带来什么?

张冬云: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作为地方来说,感到十分欢欣鼓舞。我们认为,这是多年来国家对长三角发展的一个新的定位,一个新的期望,同时也为长三角地区带来更大的历史性机遇。

刚刚在芜湖召开的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再次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贯彻落实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企划了一个新的行动方案,以“一盘棋”的意识,在高质量一体化上做文章,贯彻新发展理念。

作为安徽靠近苏浙沪最近的一个城市,宣城应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的长三角一体化,不光会给经济发达地区,同样会给安徽,尤其是像我们这样山清水秀的地方,带来更多的金山银山。

经过多年持续推进,宣城在东向融入、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战略地位得到确立。2013年加入“南京都市圈”;2016年入列长三角城市群,成为26个重要成员之一;2018年正式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为34个会员单位之一;并成功跻身G60科创走廊3.0版,成为G60科创走廊高端“俱乐部”一员。

二是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2016年首次突破千亿大关,2018年连跨两个百亿台阶,达到1317.2亿元,排位在全省及长三角城市群中均前移一位,增幅连续两年居长三角城市群前5位。

三是交通枢纽初步形成。随着高铁、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宣城已经初步形成省际交会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市外将与上海、杭州、南京实现“一个半小时生活圈”,市内将实现“域域通高铁、县县通高速”。

四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2018年,创新竞争力跻身中国城市第88位,创新持续力居长三角城市第3位,创新潜力排名全省第3位。2018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居全省第4位,增加值占比首次突破50%,达54.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幅居全省第3位。

五是绿色发展硕果累累。2013年以来,先后创成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成为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和全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2017年被命名为全省唯一、全国9个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2018年成功入选全国12个2018美丽山水城市,系安徽省唯一。

六是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加快。2018年,全面小康指数跻身全国地级市百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居长三角城市群第4位,其中城镇居民收入比上年前移1位,居长三角第20位;农村居民收入居全省第4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均居全省第1位。

第一财经:宣城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城市,2001年建市,2018年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以及G60科创走廊,宣城跟长三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宣城在加速融入长三角中取得了哪些成效?你个人有什么体会?

张冬云:2001年宣城撤地建市,当时就提出东向发展,争做安徽东向发展排头兵。18年来,关于如何在观念上融入长三角,在行动上对标长三角,在产业转移上让沪苏浙的产业落户到宣城,在政策措施上与沪苏浙无缝对接,我们在进行有力的探索。

2018年,对宣城的发展来说,是最不平凡的一年,G60科创走廊的升级版把宣城加入进去,宣城要与发达地区更好地走上创新之路,这对宣城的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

我们以前是融入长三角,现在可以自豪地说“我的长三角”,因为我们就是长三角的一员。从这个意义讲,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宣城来说,无论是精神面貌、思想观念还是行动指南等诸多方面,都带来巨大的推动。

同样感谢长三角一体化,让我们走向互联互通。长三角打通省际断头路首批重点推进项目中有3条高速公路涉及宣城,分别是申嘉湖西延高速公路、宁宣杭高速公路、溧阳至宁德高速公路。宣城老百姓多年以来期盼的断头路同行,有望今年实现。

铁路方面,皖赣、宣杭铁路贯穿宣城,商合杭高铁即将建成,宣绩高铁可研已获批复,规划中的宁宣黄、宣镇、宣城至泾县,东至宿松铁路均交会于宣城,并将与京福高铁、沪苏湖高铁、杭黄高铁联通;高速公路方面,沪渝、宁宣杭、宣南铜和扬绩高速安徽段已经全线通车,宣城至泾县高速加快推进,申嘉湖高速将西延至宣城;航运航空方面,芜申运河可让宣城通江达海,芜宣机场、巷口桥铁路物流中心正在加快建设。

交通上的无缝对接,在物理层面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真正实现长三角的包容发展。这是一体化、一盘棋给宣城带来的便利。

第一财经:宣城有多少投资来自苏浙沪?未来的发展预期是怎样的?

张冬云:招商引资统计,我们去年是885亿元的外来资金,80%左右来自苏浙沪一带。在2001年宣城撤地建市之初,我们说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但只是宣城人在上海发展之后,回报家乡;2005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东向发展,在宣城召开了一个规模很大的东向发展推进会,拉开了安徽包括宣城东向发展的序幕。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江浙和上海的一些项目,开始落户宣城。

同时,宣城的一些企业也主动对接对标上海,与一些上海的三线企业通过技术合作、人才和产品的互惠,使宣城在汽车零部件和其他方面有很大的发展;

2010年之后,宣城的东向发展带来产业产品的诸多升级。尤其最近几年,比如上海保隆汽车科技把很多汽车零部件产品放在宣城的宁国,过去是加工概念,现在是技术创新、研发都在这里。

另外,我们跟上海的合作也在从较低水平向高水平提升,内涵在提升,外延在扩大。比如国内最大的上汽通用汽车广德试验场、上海航天局的“603”基地就在宣城。

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产业分工,必然带来大家的认同,有认同就会有行动一致,就必然发挥出“1+1+1+1>4”的效应。

随着商合杭高铁的开通,我们到上海的时间缩短到1个小时、到杭州40分钟、到南京半小时,去上海就可以实现“早上去晚上走”,这样便捷的交通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便利。爆发式的增长是现在就能感受到的,最近确实很多项目到这儿来。

建议在宣城建设长三角产业合作带

第一财经: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不仅要带动更广大区域的发展,也要代表国家去参与国际上的合作与竞争,所以长三角各方力量都要拉长自己的长板。作为欠发达地区,宣城的长板在哪里,怎么去拉长长板?

张冬云:历史上宣城很辉煌,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撤地建市时间比较短,所以宣城基础不够,尤其是科技要素,但长三角在中国承担着创新引擎的功能,在国际上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

我们也在找自己的定位,宣城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作为安徽东向发展的最前沿,我们应当有什么作为,应当有什么贡献,应当承载什么。

首先,我们要做好长三角高质量的农副产品供应链的工作,因为我们很多农副产品是供应给苏浙沪的。

第二,我们要守住宣城的绿水青山,我们是太湖的上游,保护绿水青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的空气质量在全安徽常年处在第二位,如果污染了黄浦江的源头,对太湖也会造成影响。

第三,我们要承接好上海、浙江、江苏和其他地方的产业到宣城来,我们要搭建好平台。

第一财经:宣城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为处在三省交界,宣城一直在强调产业转移,对宣城来讲承接产业转移到底有哪些优势,对于想要承接的产业有没有一些定位?

张冬云: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强化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协作,实现中心城市产业高端化,中小城市产业制造化。

为此,我们从自身发展实际出发,针对现实体制性和制度性困难或障碍,一是找准自身定位。宣城作为安徽省唯一与苏浙两省交会的省辖市,作为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最前沿和桥头堡,坚持以打造皖苏浙省际交会区域中心城市为主线,主动对标对接沪苏浙,以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为目标,着力打造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有特色、有影响的中等城市和全省重要增长极。

二是注重借梯登高。坚持把产业分工合作作为重中之重,把沪苏浙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着力构建与沪苏浙高端产业配套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与沪苏浙产业互补协调的发展格局。同时,对应G60科创走廊建设,积极谋划推进“一基地两走廊”建设,着力打造宛陵科创基地和宣郎广宁智创走廊、泾旌绩文化旅游生态健康产业走廊。2018年,全市与沪苏浙高校院所对接产学研用121项,占全部项目数的45%;近30家单位确定入驻宛陵科创城,其中来自沪苏浙的有12家。

三是突出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区位、土地、交通和生态等资源叠加优势,积极推进园区合作共建,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均与沪苏浙园区签订了共建协议。同时,加快“飞地”合作机制创新,优化产业布局、核心区和起步区选址以及合作共建模式。目前,上海2个农场(白茅岭、军天湖农场)、1个基地(上海航天局的“603”基地)、1个汽车试验场(上汽通用汽车广德试验场)位于宣城境内。

产业转移总要有一个客观的空间载体,这个载体在哪里,我觉得宣城非常适合。宣城地处皖苏浙交界处,也是安徽离上海最近的地方。

首先,我们交通很便捷,制造完成之后可以通过铁路、高速公路迅速运到需求地,也可以通过浙江宁波、上海便捷地出口。

其次,宣城国土面积12340平方公里,在G60科创走廊9城市中仅次于杭州,丘陵、岗地等可供开发的土地多,且每平方公里仅217人,国土开发强度、城镇化率等与苏南、上海、浙江相比,现实差距很大,发展空间无限。所以苏浙沪的企业到这里来,能解决土地资源要素的瓶颈问题。

再次,我们的园区也相对比较成熟。充分发挥区位、土地、交通和生态等资源叠加优势,积极推进园区合作共建,宣城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均与沪苏浙园区签订了共建协议。

前不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马建堂书记在浙江湖州市主持召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调研座谈会,也认为在三省交会区域规划建设产业合作示范基地既有基础、也十分必要。

所以,我们建议能够利用上海市在安徽最大的飞地——白茅岭农场,在宣城规划建设长三角产业合作带的核心区和起步区,构建三省一市“6+1”格局(即6个县市加1个上海农场),有助于四省市更加便捷深化一体化分工合作,增强对长三角乃至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产业布局上,我们强调食品加工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物流/电商产业。

构建利益分享机制 探索一体化体制机制

第一财经:长三角一体化强调产业布局已经很多年,大家总会认为每个行政区有自己利益考量,宣城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困难或问题有哪些?解决建议?

张冬云:打破行政局域限制,实现互惠互利,实现1+1+1+1>4,关键是拿出现实的好处,让大家都能感受到,比如交通的便捷,比如办营业执照不用去上海等等。

“一盘棋”这三个字很重要,以“一盘棋”的意识去推动高质量发展,肯定会做得很好。开放、包容,才能共赢。

第一财经:在跨区域的合作上,利益的分享机制是非常关键的,宣城做了哪些探索?形成了怎样的利益分享机制来推动要素更自由流动?

张冬云:我们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分享机制,比如与浙江萧山新塘街道合作的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对于萧山来说,产业到了宣城,它的空间释放出来了,可以迎接新产业,而且它也有一部分利益。对于宣城来说,形成了产业,得到了发展。

第一财经:对于利益分享机制的建构上,宣城的心态是比较开放的吗?

张冬云:在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只有在开放中才能提升自己,才能进入到轨道上来,我想这是任何人都可以理解的浅显道理。用物理的办法把人挡起来,那现实吗?不现实。与其这样,还不如我们抱团发展,探索一些制度性、体制性的安排,解决标准化的问题。现在机遇来了,我们要抓住。

我们考虑的是,到上海的高铁马上就要通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就会进来,那我们的承载能力到了吗?我们的眼界够不够?我们干部的思想对接了吗?

第一财经:你提到宣城在对标过程中要打造一个等高一体的发展环境,但事实上中国城市能级是有梯度的,强调等高一体对于宣城招商引资会不会造成障碍?

张冬云:不仅不是障碍,还是推动我们实现更好的服务,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我们从事招商引资这项工作比较多,真正的企业家看的是这个地方的环境和未来的成长空间。我接触的苏浙沪企业家愿意到宣城来,他们说尽管你现在有的方面不如其他地方好,但相对来说你有别的优势。

我们讲等高对接,对接的主要是理念、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探索。我们要有现代的、国际化的眼界,要看发达地区是怎么解决难题的。

我们也要有优惠政策,但更多的是要考虑营商环境,考虑企业在这能不能发展好,要建成营商环境的高地。

第一财经:目前苏浙沪交界的地方在打造长三角示范区,这个示范区的定位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样板间,是推动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宣城作为皖苏浙唯一交界的地方,在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在做哪些探索?

张冬云:去年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优化整合过程中,我们加挂了“安徽郎溪皖苏产业合作园区”“安徽广德皖苏浙产业合作园区”的牌子,夯实了产业合作的平台,拓展了产业融合的空间。

除了产业合作,以前我们比较看重社会治安方面的协作。近几年我们还建立了定期的会商机制。在生态方面,我们有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水质监测机制,污水治理方面我们有补偿和救助的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念的发源地在浙江安吉,我们要借鉴好。每代人有每代人的责任,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就是把好山好水保护好,决不能用污染环境、牺牲环境来追求GDP,然后用赚的财富反过来解决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这就搞颠倒了。

安徽张冬云